2)第十八章 运粮折损_大明:重生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合情合理的。

  在老朱称吴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特别重视地方上的粮食储存情况,规定各地府衙都要有应急粮仓,而这一批粮食正是从隔壁镇江运来的,因为有水路而且还是顺江而行所以速度还挺快。

  “吕大人,属下是镇江主簿于万,也是此次押运任务的押运主官,这是记录此次运粮的粮册,还请吕大人过目”

  吕昶接过粮册,眯着眼睛,手拿着老远才能看得清楚。

  良久后吕昶自言自语道:“镇江运粮一万五千石”

  “是的,大人”

  于万莫约四十来岁,长得胖乎乎的看起来挺会来事儿。

  “来人”吕昶招来随行文官道:“粮食清点的得如何了”

  文官回禀道:“回禀吕大人,共计清点粮食一万二千余石粮食,在两成折损以内”

  于万满脸堆着笑容道:“吕大人,知府大人得知此事事关重要,特意吩咐属下要将折损控制在两成以下”

  “干得不错”吕昶点点头也无异议,整个场面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一度十分和谐。

  于是吕昶颤颤巍巍的手开始做上批示,示意批过,带回京后再作安排。

  但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另一边墙角的朱标,或许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朱标将他们的谈话都听得一清二楚,手捏着鞭子都冒起了青筋。

  折损?

  两成?

  还特殊嘱咐?

  那我是不是还应该感谢他们。

  这让朱标怒不可遏,不过他到底已经不算是年轻人了,也不会太过于冲动,而是在心中默默思索着此事的解决方案。

  朱标知道,这些都是元庭留下来的恶习,或者说千年以来就一直如此,吕昶也好镇江知府也罢,其实都是前朝旧官。

  因为大明新建,手里并没有那么多治理人才,所有元庭遗留下来的官员只能是将就用着。

  目前在大明王朝像这样的人还不少,哪怕是刘基曾经也是在元庭做过官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突然发难,恐怕刚刚平定不久的大明又要再起祸端。

  算着时间,徐达那边现在应该在攻打元大都了吧,前方数十万人正在浴血奋战,后方可不能起什么事端。

  但此事若是一直放任不管,光是这粮食折损大明一年得损失多少粮食。

  折损不是问题,问题是折损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难不成自己飞走了不成。

  就这么点儿距离,也没要多少青壮,能折损三千石粮食吗。

  很明显,这折损的粮食应该就是各级官员分了,他们真是胆大包天,皇帝眼皮子底下都敢贪污,这要是其他地方岂不是更加严重。

  朱标默默带着三兄弟在没打扰到任何人的情况下离开了寺庙,也没有任何人发觉。

  朱标知道这件事处理起来恐怕是要血流成河,还需回去从长计议。

  “大哥,出什么事儿了吗”

  一旁的朱棡观大哥脸色不太好,疑惑的出声问道。

  朱标轻轻一笑,说道:“没事,你们三兄弟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是,大哥”朱棡比较聪明会察言观色,见大哥可能会有要事处理,连忙带着二哥四弟跑得远远的。

  留下朱标一人在荒野中来回挪动,皱着眉头手指不断揉搓着下巴。

  朱标望着镇江主簿于万等人离开的身影,心里不免有些刺痛,没想到会因为我的重新到来,会造成贪官污吏大清除行动的提前展开。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