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洪武二年完_大明:重生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朱元璋吗,还是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吗,还是堪比秦皇汉武太宗的存在吗。

  这一刻,朱标感觉到其实父皇从未变过,真正有过改变的实际上却是自己。

  自己变得多变了,变得优柔了。

  这说的好听点是考虑周全心思缜密,做事情喜欢讲究滴水不漏。

  但得不好听一点儿就是没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做事情顾首顾尾考虑过多,如此行事焉能成就大事,焉能完整的继承父皇的遗愿,焉能将如此精神发扬光大。

  若是再这样下去,自己这太子不当也罢。

  朱标想到,自己虽然是做了两百多年的旁观者,当然不入得场中,是根本理解不了场中之人的想法的,也难以真正分清楚局势。

  入得一次场,当旁观百年。

  在朱标看来,实事求是的讲,今日朝会上的决策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建议可谓是双管齐下,一击致命,几乎完美解决了后顾之忧。

  独自思索了一会儿,朱标才缓缓站起身来。

  朱标决定,今后也要做一名一往无前的太子,一名无所畏惧敢作敢为的君王。

  不再被任何俗世所束缚,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那么就要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不再被他人所左右。

  任何挡路者都将被推倒,都将被掩埋。

  张保跟在殿下三步外,一阵寒流冻得他打了个摆子,抬头望向殿下的背影,就如同一座冰原上的大山,是如此之屹立不倒。

  与此同时,京城各部在朝会结束之后也紧急开始了行动。

  这将是开国以来除北伐外另一次重大行动,这一次行动将影响着整个大明。

  亲军都督府分为数支小队跟随着御史去往各地,各亲军都督府那边负责这一次行动的人正是朱标在沐英面前提起过的毛骧。

  当天沐英回到都督府后第一时间召见了毛骧,在经过亲自考校,在结合以往的行动详情。

  沐英已然看出毛骧确实是个人才,天生就是干这事的人才,所以在汇报皇上和太子后沐英当即就决定让毛骧总管配合都察院处理此事。

  沐英本来想给他升个官位,毕竟他目前的官位不太适合总览此事。

  只不过却被太子拒绝了,太子说升官的事情先缓一缓,因为他还有着另一个打算。

  太子表示,等此事结束后,朝廷准备新划出一个部门,专门来处理此事,毕竟一直让亲军都督府来干这事儿多少有些不太合适。

  沐英当然领命行事,也静待毛骧的好消息,当然沐英也非常相信毛骧他能够很好的处理此事。

  都察院和亲军都督府的人都动起来了,中书省的人当然也没有落后。

  只不过他们动的都是自己的家人,动也不是命令行动,而是动员。

  以往看上去感觉还挺自豪的儿子,在危机来临之时是怎么看怎么都不顺眼。

  事关身家性命,谁敢马虎。

  可是时间不等人,吏部那边还等着人员名单呢。

  没办法。死马当成活马医了,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一遛就知道了。

  上报完名单后又是连夜传授为官之道和注意事项,将自己的当官经验一股脑的传授下去,这时段甚至连中书省的日常工作都给停掉了。

  老朱得知此事后也理解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定下了一个最晚到任时间。

  不久后,在京城各城门口就常常看见官员们相送儿子上任的场面。

  只是不一样的是别人送家人上任都是高高兴兴的,而这些官员送儿子或侄子上任那都是一副生死离别的景象。

  这让一旁的普通老百姓们看得好摸不着头脑,难道现在当官都已经当到了如此痛苦的地步了吗,实在不行让我来呗,呸,装模作样。

  这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年。

  朱标原本以为没什么大事发生的洪武二年却发生了近年来影响最大的事情。

  朱标站在城墙观望着。

  北伐大军即将胜利归来,只不过北方的隐患并未完全解决。

  接下来,是时候准备第二次北伐事宜了。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