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章 整编军队_华夏雄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杨昭征表兄母俊为幕僚,负责修筑运山古城,负责运山古城的兵器打造。

  而杨昭则在蓬州继续招兵买马,训练军队。

  摊派也并不是毫无用处,就拿这次兵员摊派来说吧,在9月下旬一摊派后,不到十天时间,所摊牌的两千人马都已经到齐。

  更让杨昭感到高兴的是,在这2千人中,竟然摊派来10余个秀才,有2百多人读了3年以上私塾,这可让杨昭颇为惊讶,在民国初年,全国识字率不是非常低的吗?

  对杨昭这个疑问,甘愿当同知的王亨吉摇头道:大人,在大明统治下,那个村没有一家私塾,那个村没有延请一个私塾老师教人家识字?

  在大明治下,除了家里面特别穷的,流浪的,多半会将男丁送到私塾里面读过一年半载的,让大家认识两个字,让大家能够写写自己名字。

  杨昭最初不信,找来上百人,让大家写自己名字,看到大家一笔一划的,至少有3成能够写自己名字。

  看到这里,杨昭不由得暗自骂那些所谓的蛮清仁君圣君了,一点到晚搞什么**,一天到晚施行愚民统治,害人不浅。

  既然很多人能够简单识文断字,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以旧带新,将各个新队编入旧队之中,以旧带新,每天进行5,6个小时队列训练,然后就是拿着棍棒互相厮杀。

  对眼前情形,杨昭也是没有办法,由于武器有限,将蓬州府的仓库打开一个遍,也还有1/3人没有兵器。

  而且,所分发的,大多数都是冷兵器,如弓弩,钢弩,如短刀,朴刀、长矛,盾牌什么的,非常短缺。

  按照杨昭的想法,本来准备将目前鸟枪(及火绳枪)改装成自己穿越前使用的遂发火枪,到最后,再在枪杆前面加上一把三轮刺刀,如此面对敌军,鸟枪可以当做长矛使用。

  杨昭本来准备大量铸造虎蹲炮,已在敌人进攻的时候,提供火力支援,但由于武器实在太短缺了,杨昭不得不对技术还不过关的项目暂且放一放。

  训练几天后,杨昭也感到兵器少的好处,由于武器稀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武器,因此对那些新入伍的,当然就通过奖励武器这种方式进行激励了。

  按照杨昭的方法,在训练的时候,每个人扛一个木棒,进行队列训练,呈现队形厮杀,每五天考核一次,凡是获胜的队,凡是达到一定指标的,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武器。

  这别说,还真调动大家积极性。训练半个月了,终于有一个秀才获得武器的殊荣了。

  那个叫祝定达的秀才,在前面十多天训练根本没有放下来,在每旬比武中,所在小组多位列中游。(在这里,杨昭需将各部编制简单说一下,考虑到明军编制诸多问题,杨昭逐渐对军队结构进行调整。

  当然,整编的蓝本则借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