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3章 能经世致用的才是好学问_大明:由检看好了,哥只示范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岁,会试今天开始,我大明又多一批青年才俊,为国效力了。”刘若愚委婉地提醒着朱由校。

  会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三场所试项目分别为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一样。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记得提醒朕,到日子把第三场的策问题目送到贡院。”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又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徐光启为副主考,贡院又锁院,他肯定是出不来,恩旨便等会试结束再派人去宣吧!”

  刘若愚犹豫了一下,建议道:“既是要耽搁时日,不如将旨意交与内阁副署。”

  朱由校皱起了眉头,思索半晌,嘴角上抿,露出一丝坏笑,颌首道:“也好,便先交与内阁廷议吧!”

  满朝官员,朱由校并不能准确判定某人的思想倾向,以及所属阵营。

  但他也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廷议中的赞成和反对来区分。

  比如熊廷弼和王化贞的经抚不和,挺王踩熊派,已经被朱由校划入了贬斥罢黜的名单。

  这次把擢升徐光启的旨意,以及他提出的引进西洋火器的奏疏交与内阁,朱由校又能看出哪些官员是思想保守派,哪些是胡搅蛮缠派,都不会再得重用。

  甚至,朱由校会择机清理一批,为徐光启扫平障碍,为自己的改革打好基础。

  如果只是把某某官员简单地贴上东林党,或是楚、浙、齐党的标签,然后加以驱逐罢黜,不仅粗暴,而且不科学。

  比如袁可立,思想倾向东林,但却能公心持正。在党争愈演愈烈时,更能以国事为重,保持中立。

  还有孙承宗,尽管在战略上有分歧,但朱由校是从后世的经验教训上看问题,这没有可比性。

  在思想上认同,并以此为信仰,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谁让东林的学说和宗旨那么高尚,那么正确呢!

  顾宪成、邹元标等东林学说的创始人,恐怕也不会料到,会有那么一帮王八蛋,拿他们的信仰作幌子,却搞着结党营私、男盗女娼的无耻勾当。

  当然,理论和学说高大上,行为却偏差,甚至是龌蹉无耻,也就给了朱由校区别打击的标准和手段。

  党同伐异者,滚!

  肆意攻讦者,滚!

  贪污受贿者,滚!

  草包,滚!

  混蛋,滚!

  喷子,滚……

  都特么的滚。

  整肃朝堂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锦衣卫和东厂大半年的情报搜集、情况调查给了朱由校越来越大的信心,以及越来越急迫的心理。

  等广宁战事停息,便是朱由校挥刀动手的时候。

  现在嘛,舆论的准备,也已经从会试开始。

  ……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贡院里那一排一排的简易小屋,就是会试举子的考场,也是按照千字文开篇的几个字来排序。

  卢象升拿着考牌,找到了自己的号舍“地字六十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