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四〇章 同车共乘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眉山在成都府西南方向,从地理上讲,在大宋算得上边陲之地。

  但在文教、声望上来说,眉山在两宋时期的蜀中,恐怕不比成都府差多少,在整个大宋都数一数二。

  两宋年间,眉山一共出过八百八十六位进士,号称“八百进士”。

  进士在古代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某地出一两位进士都可以说人杰地灵,可以带动一方兴旺。

  眉山一地竟有八百进士之多,恐怕比之明清时期的浙江、江西等地的进士之乡更胜一筹。

  这些进士在朝中为官,对祖籍之地肯定多有关照。

  别的不说,这年头有人死之后归葬故里之说,故而从眉山走出的官员们为了身后事,香火祭祀考虑,也会眉山建设多有关心。

  故而多年下来,眉山兴旺在蜀南之地首屈一指。

  要说这,最为有名的莫过于苏轼、苏辙兄弟,他们老爹苏洵虽然不曾考坛大家。

  眉山文教兴盛,很大程度上就是从陈希亮、三苏开始的。故而苏家在整个眉山,乃至蜀中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正是因此,入蜀之初,司马靖便劝说自己结交眉山苏氏。

  有黄若彤这个便利条件,此事无疑很容易,通过生意,而今已经与眉山苏氏紧密联系在一起。

  不过将来,也许不止一条线。

  从成都府启程,徐还与虞允文等人策马而行,苏红袖则乘坐宽敞的马车,一路上看看山水,倒也惬意。

  然而没想到的是,途中却突然下起了小雨,夏末初秋,山野间一帘雨雾倒也优美,只是雨水打湿了衣服不大好受。

  如果是大雨,众人停歇避雨倒也在情理之中,偏生是小雨,戴着斗笠,穿着蓑衣赶路才是正经。

  寻常兵卒倒也罢了,但秦国公身份尊贵,也这般吹风淋雨,似乎有些不大合适。

  虞允文正为此为难的时候,苏红袖趴在窗口,轻声道:“姐夫,虞大哥,要不你们来车上避雨吧”

  马车的空间很大,遮风挡雨,这是个不错的提议。

  虞允文虽说得过苏父教导,与苏红袖有师兄妹关系,同车却是万万不敢的,毕竟男女有别。

  至于徐还嘛,好似也不大合适,但事急从权,总不能让秦国公一直淋雨吧

  于是乎,不管苏红袖是不是客气话,徐还登上了马车。

  马车空间很大,除了坐垫之外,还铺设有小几,上面放着果盘蜜饯,水壶茶杯。

  徐还刚坐下,苏红袖便递过来一根干布巾,低声道:“姐夫,擦擦吧”

  擦拭面额与头发,人顿时清爽了不少,奈何身上的衣服被淋湿了一些,粘在身上颇为难受。

  徐还很想立即脱下来换掉,可当着还是黄花大闺女的妻妹面,难免尴尬。

  苏红袖好似看出了徐还的处境,低声含羞道:“我闭着眼睛,姐夫你随意。”

  呃

  如此私密的空间里,孤男寡女,这样的话很容易让人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