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1章 找人才_大明:开局抄家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弓弩作为兵器,火铳也有,但这玩意发射繁琐且威力也差强人意,官校都不怎么愿意使用。”

  朱由检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熟知历史进程的他当然清楚,火器替代冷兵器是大势所趋。

  但明朝的火器质量实在不敢恭维:火铳没有标准化流程,口径大小不一;铳子也存在同样问题,火药也不是纯净的黑火药,导致了火铳射程太近、杀伤力并不大,而且因为工匠的粗制滥造,火铳非常容易炸膛。

  在大明,制作火器的工匠毫无地位可言,在衣食无着,忍饥挨饿的情况下,谁还用心去生产?

  其实大明不缺优秀的工匠,关键是要制订严格的制度,奖惩分明,充分调动起工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在良好的制度监督下,火器肯定会在实战中大放异彩,再也不是兵士弃若敝履的鸡肋般的存在。

  茅元仪!这个名字突然如闪电般出现在朱由检的脑海中。

  这可是明末的火器专家啊,能文能武,被时人称之为“下马为学者马既将军”,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埋没,只是不知他现在身在何处了。

  对了,还有一个火器大家毕懋康,那可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人物,如果说茅元仪是火器专家,那毕懋康就是火器宗师了。

  隐约记得历史他研制成功了燧发火铳,那可是划时代的发明。

  现在的火铳受制于天气的因素,一旦雨雪大风天气基本就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士兵的战斗力。

  只是老先生生年岁应该不小了,崇祯五年以南京兵部侍郎衔致仕回了老家,不知身体能否担得起自己交付的重担呢?

  想到这里他随即吩咐道:“骆卿,你即刻安排人手去查访两个人!”

  朱由检说出名字后继续道:“着人携朕的手谕,找到两人后立刻护送前来京城!毕懋康年事已高,着当地官府安排人手好生服侍着!”

  骆养性躬身接命。

  毕懋康他有耳闻,毕竟是高官致仕。

  这个茅元仪他却从未听说,但看的出陛下非常重视,自己可要安排精干人手前去,不能让陛下挑出一点毛病来,

  他招手叫过一个锦衣卫来,低声吩咐几句,侍卫领命后迅速转身而去,马直奔京城方向而去。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