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16本传记和第17本传记_我能放大一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色小车是智能汽车,能够自动驾驶,它才是撞飞黄智驰的凶手。黄智驰险些丧命,按照法律,红色小车犯了故意杀人未遂罪,理应被警方逮捕。

  只是,目前要逮捕红色小车有点困难。

  首先,智能汽车犯罪这种事,在华夏国还没有相关的案例,也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第二,红色小车“伪装”得很好,车辆工程师对红色小车进行检测,认为它仅仅是普通的小轿车,没有安装自动驾驶系统,不可能自动驾驶,于是,红色小车摆脱了“作案”嫌疑,犯罪证据不足。即使报警了,警方也未必相信。

  林冰璇则比较悲剧,变成背黑锅的人,成为车祸的凶手,替代红色小车顶罪。某种程度上说,林冰璇是被红色小车陷害了。

  这辆红色小车挺“鸡贼”,它明明可以自动驾驶,平常却假装是普通汽车,直到有人驾驶小车时,红色小车才借机作案,从而让驾驶员顶罪。

  仔细想想,这件事其实相当可怕。普通人遇到这样的智能汽车,毫无还手之力,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只能背黑锅。

  如果公路上都是类似的智能汽车,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这辆红色小车为什么能自动驾驶呢

  红色小车已经关禁在车库,为了观察小车的一举一动,杜书万让孟卫兵也呆在小车里。然而,红色小车似乎知道自己逃不出车库,于是再也没有任何异常举动。

  既然红色小车能自动驾驶,车体可能有智能芯片之类的装置,杜书万于是让孟卫兵对红色小车的车体进行全面地检测。

  在孟卫兵传里,杜书万看到了检测的相关描写

  “晚上9点35分,孟卫兵收到钱先生的指示后,在几名车辆工程师的帮助下,开始对车库里的红色小车进行全面检测,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的每个部件几乎都检测了一遍,不放过任何细节,其中,还重点检测了小车的驾驶系统

  晚上11点55分,检测了两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孟卫兵觉得这只是一辆普通的小轿车。然而,孟卫兵不知道的是,在红色小车的发动机,嵌入一枚细小的智能芯片,该芯片外观由变色龙材料装饰,具有保护色的隐藏功能,肉眼不易识别,于是,孟卫兵和几名汽车工程师都没察觉”

  看到这里。

  杜书万便知道,原来红色小车的发动机嵌入了一枚智能芯片,该芯片由于外观采用了变色龙材料,隐蔽性极高。

  红色小车能自动驾驶,看来就是这块智能芯片引起的。

  杜书万于是直接给孟卫兵打了电话,告诉他智能芯片的位置,将智能芯片取下来,并送过来。

  半个小时后,杜书万便收到了孟卫兵送来的智能芯片。这枚智能芯片非常薄,像手机贴膜一样,很难想象,这么薄的东西居然是芯片,工艺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