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王师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我算是正式拜师了,你什么时候开始教我啊?你,就以我这个聪明伶俐的劲儿,什么时候能考上进士啊?”

  听了这话,王昌龄生生给气笑了。

  “想考进士,三年读经,六载习文,就你这聪明伶俐的劲儿,九年以后再吧。”

  谢直一听就不干了,直接把他的脚给摔到地上,九年?闹呢!?敢情我上你这接受义务教育来了!?我这费劲巴拉地要拜师,不就是要拿个学籍参加大唐高考么,你这倒好,直接给我整成学龄前儿童了!

  王昌龄一看他这个德行就乐了,终于找到一点师道尊严。

  “怎么,不服?你会作诗吗?”

  谢直当然不服了,作诗不会,抄诗还不会吗?昨晚上抄的那两首,你不是也好来着吗?

  “你那诗还行,不过在科举中,没用!

  为啥?

  我大唐科举规定,杂文试诗,须五言十二句,共计六十字。你现在给我做个十二句的诗,我听听?”

  谢直傻了,这古诗还有十二句的?不是四句的绝句,八句的律诗吗?最多还有个古乐府诗,那个长,也不是十二句的啊!最关键的,《唐诗三百首》里面也没有十二句的诗啊,这咋弄?

  王昌龄看着他一阵阵发楞,心里那叫一个痛快,开口问道:

  “姑且算你有点诗才,多写几句也能凑成十二句,那么,会写赋吗?”

  赋?这啥玩意儿?谢直直接摇头。

  老王哈哈一笑:

  “赋者,用律,八句为体。

  知道我大唐科考对赋如何要求的吗?

  写赋必须押韵,分别以八字为韵,律赋八句,一字一韵。

  总字数三百为宜……”

  谢直都听懵了,只觉得脑袋嗡呜响。

  只听得王昌龄继续道:

  “我大唐是以诗赋取士,其实进士科要考三场。

  第一场,贴经,第二场,杂文,第三场,策论。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场,杂文,也就是诗赋,在具体的考试中,或单独考诗,或单独考赋,或诗赋同考。

  你连赋都不会写,想考中进士,做梦呢?

  就算你有点诗才,那又有什么用?

  想考中进士,一大经一经得倒背如流吧,要不然第一场的贴经你都过不去,还什么别的?

  所以,三年读经,三年练杂文,三年练策论,九年下来要是能教出你一个进士,我就算对得起你爹了……”

  谢直连都不回话了,万万没想到啊,考个进士这么难,我以前读历史的时候还老纳闷呢,唐朝的才子多了,还真没几个顺顺利利通过科举考试的,敢情有才也不一定能应付得了考试!

  这不是麻烦了吗?

  真要是按照王昌龄对自己的安排,九年才算是学成了,然后再去考试,可是谁又能保证一次就能考中?万一发挥不好呢,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呢,万一主考官眼瞎就看不上自己的文章,怎么办?难道还能一次接一次地去考?

  这些都不,就算自己屁事没有,谁能保证老爷子老太太也都没事?别忘了这是大唐,在后世亲爹死了也不耽误你高考,但是在大唐,不行!别亲爹了,就是祖父祖母身故,您就得老老实实守孝去,一守就好几年,你想考试,人家都不让你报名!九年以后老爷子老太太都多大岁数了,这事儿谁得准啊!?

  九年之后是宝四年,稍微一耽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这要是等到安禄山范阳起兵,结果自己连个进士都没考中,那乐子可就大了!

  这咋弄?

  谢直怂了,规规矩矩地给老王行了一礼。

  “还望王师指点迷津……”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