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_不会吧,你没有竹马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参观他的工作室,顺便聊聊以后的合作。

  大学毕业后,莱维应聘。

  凭着那年制作人大赛上的新锐表现,身为游戏主创的他顺利争取到了美国分部的设计兼发行代理权。

  背靠大树好乘凉。刚起步的五年,用莱维自己的话说,算是攒了不少资源。三年前,他合约到期,离开,顺理成章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只是这三年的发展,总体说来,不好也不坏——拿过几个小奖,也小爆过几款游戏,可总是差那么一截。

  更重要的是,第二季迟迟没有成型推出。

  不是时机不对,正好碰上合约到期,另外又是工作室新建,资金格外紧缺。要不就是人手不够,而临时拉拢的团队整体实力水平都和当初的他们相差甚远。

  三年下来,莱维的工作室,小项目越积越多,真正想做的大项目一个接一个原地打转。

  思来想去,莱维联系了时舒。

  虽然他知道时舒大学一毕业就回国创立了自己的游戏设计工作室,但具体做得怎么样,莱维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直到他在今年十一月份的独立游戏开发者论坛看到时舒的名字。

  这家名为“”的独立工作室,起步的五六年都在做一些原创设计,包括角色概念、世界观描写、关卡设定、视觉绘画等,后面才慢慢从一些小题材做起,有几个还是莱维不是很看得上的、完全随大众的像素小游戏。不过这里面,还是能看出开发者几分别具匠心的设计的。

  这两三年,又开始和一些大中型游戏公司合作,其中就包括。

  开发者论坛得到的消息,似乎和的那次合作,提供了最紧要的技术协助。

  莱维是知道这里面的关节的。

  要想提供技术,虽然仅仅是协助,那背后的资金供应,也不得了。

  很快,他又想起一个细节。

  这个细节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找时舒谈合作。

  供职老东家的那五年,他记起,最大的股东,姓梁。

  虽然这个“梁”的英文名叫温迪,和梁径似乎一点关系没有,但结合这几年的发展,莱维觉得,事情应该没那么简单。

  另一边,时舒也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他看重莱维供职那五年的经验。

  但说到底,经验这种东西,个中差异太大,完全因人而异。最主要的,是和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共事。

  这些年他自己摸索,中途就遭遇过两次合伙人临阵脱逃。

  这里面,自然有商业上精致利己的考虑,也有一些基本的、关于游戏理念差异。

  好在,时舒一直把工作室握在自己手里,所以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前前后后都没有太过被动。

  不过说起来,刚起步的那几年,确实兵荒马乱。

  时舒也是在那个时候体会到创业的艰辛的。

  只是在时其峰眼里,这点“艰辛”就跟放屁似的。他是很不屑的。但终归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