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新任务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新任务

  有时候,推销电话不一定是让你掏钱,而可能是给你送钱。

  当天晚上林炬和厂办都接到了许多电话,来头各异,但中心意思大致相同。

  基本可以概括为如下流程:

  “喂?新远拖拉机厂(我是林炬)。”

  “老板,游泳健身……不,投资、天使轮、上市了解一下?”

  国内国外皆有,基本都是专业的投资公司。

  这些投资公司手里捏着大把资金,看到个项目就会插一脚,压根不在乎钱。

  毕竟投资这种事,很多时候求融资的对象就是为了投资人的钱来的。

  但凡是有前景的项目他们都会撒钱,航天这种一看就回报周期长的也是,金融家有的是办法给自己谋取利益。

  不过大晚上打电话的一律被林炬划为没节操的对象,统统拉入黑名单,然后马上换卡。

  泄露手机号的原因是不知道哪个大聪明,竟然把厂长电话也放在官网,导致林炬遭到了电话轰炸。

  而且对于融资林炬根本不考虑,至少新远拖拉机厂不考虑,毕竟这可是系统认证的基地,有一点点风险都不可以。

  当然也不是完全拒绝合作,现代商业里股份交换是很普遍的行为,大不了多立几个马甲就是了。

  他现在思考的是系统的下一个任务:在一年内送一个人上近地轨道至少一小时。

  这基本就是重现送人上天,新远一号火箭指定是不够用了,得开发新火箭。

  同时还有更大的问题:载人舱和其他维生设施。

  后者才是重点,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技术难点,连各航天大国都不敢轻易冒险。

  华国的载人运载火箭CZ-2F,自03年将第一个航天员送上天,直接就把火箭技术状态冻结。

  也就是说此后不管技术怎么进步,CZ-2F永远使用当时的成熟技术,连一颗螺丝钉都不能改,就是为了不增加任何风险。

  露西亚的联盟系列火箭也是如此,就用老技术,有新的更好技术也不升级。

  就连阿美都没有再开发自己的载人火箭,转而使用露西亚的联盟火箭,都是为了安全考虑。

  要想把人送入近地轨道并返回,至少就得突破好几个技术:

  首先是返回舱,得承受落地几千度的高温烧蚀,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

  轨道舱:一般用来货运或者装载科学仪器以及航天员活动空间,可以省去。

  推进舱:发电以及推动载人飞船进行机动,变轨时必须用到。

  逃逸塔:火箭发射时放在载人飞船之上,火箭故障时带着航天员脱离火箭逃生,它的最大任务就是让每一次发射都用不上它,但必须配备。

  这一套下来一年时间哪里够?即使加上任务奖励之后也几乎不可能,涉及到的技术太多太复杂了。

  怎么看,这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炬因此又忧愁起来。

  不过第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