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9章 发展的困局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发展的困局

  答案很明显,新远需要钱,很多很多钱。

  在林炬召集工程师们讨论开放哪些技术专利的时候,所有人都给出了惊人的一致回答。

  系统的最大能力有两个:一是对于系统认可的研究院工程师给予超平均待遇后保证忠诚不泄密;二是只要给钱就能推进研发出各种新技术。

  只要是人类能想到的技术,研究院就能出现进度条,各种离谱的设想都可以,除了“研制永动机”,那个至少从侧面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还是正确的,起码人类的理论没有一败涂地。

  2016年度结算系统奖励了100亿元专项研究资金,但这笔钱也不算太多,因为现在新远需要研究院推动的技术也不是简单货色。

  研究院使用也有技巧,每一个项目梳理出最关键的几个细分技术再进行研究才是最省钱的方式,直接蛮横地推动一个大项目有很大重复建设的风险。

  技术研究可以用研究院,实物制造就不一样了,是要消耗实实在在的资金和时间,就比如NAPE和A100,这些东西都需要在现实世界想办法凑足制造条件。

  为什么NAPE项目消耗了天量资金?因为这是未来技术,需要基地先具备NAPE设计的时代所拥有的制造能力,突破未来30年里才会发展出的技术……

  当然也不是全部,否则去去几百亿资金塞牙缝也不够,却也足够艰难了。

  基地的扩张也已经逐渐停下了脚步,三个基地加起来9000多人近万员工,这里可不包括打螺丝的基础工人。

  在两年半的发展里,基地的超高自动化水平以及技能卡的定期使用,使得基地里除了服务人员以外工人最低都是D级,也就是工程师一档。

  打螺丝等简单重复劳动占比的工作都由自动化设备完成,否则至少需要两万人。

  一万人多吗?对于航天来说其实挺多的,直接参与阿波罗计划的人也才三万多,一万全是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很恐怖了。

  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又大大不够,如果航天市场只能养活新远一万人的体量,那就不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对外探索。

  太空旅游以及卫星发射服务的市场是有限的,商业订单只能养活有限的企业。

  如果要去争夺这些有限的市场,新远确实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将其他所有航天企业和机构打的找不着北,形成垄断优势,但是然后呢?

  大量的民营航天企业不断倒闭,市场开始萎缩,各国为了保护自家企业限制商业发射订单,逐步封闭市场,即使垄断也赚不到钱了。

  除了商业需求以外,与火箭相通的军事需求、为了彰显国力的荣誉需求,这些才是促进航天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

  新远需要动力,需要市场,需要世界的需求,需要人们不遗余力地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