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7章 执勤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7章执勤

  不管在什么时候,潜水员都是一份绝对高危充满冒险的职业。

  海水的压力会随着深度的增加极具扩大,经常进行水下训练的潜水员很容易患上减压症,如果心理素质不过关,还可能患上深海幽闭恐惧症。

  但实际上大部分潜水员一般作业深度都在40米以下,虽然存在能下潜几百米的记录,但其实际意义很有限,基本不会出现。

  而长征十八号的发射箱总长度达到260米,发射前拆掉露出海面部分的40米还剩220米,并至少有180米淹没在水下,这个深度只有专业潜艇和水下机器人才能进行作业任务。

  发射区水泥基座沉底的深度有足足230米,又因为靠近海岸海底地形存在突变非常复杂,载人潜水器作业风险极高。

  整个发射区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光是水泥基座浇筑的深度就比跨海大桥桥墩深了一倍多,临时调用了大量专家才使得基座强度和结构合格。

  这还没完,由于需要在发射时固定发射箱,水泥基座和发射箱之间的锚索必须能够收紧向下拉,但不可能将电机和减速机构安装在海底的水泥基座上,最后设计团队想的办法是让锚索穿过水泥基座上的滑轮组,最后两端都得安装在发射箱底部,让发射箱通过海岸拉线供应的的电力自己往下收缩。

  这个过程中他一直都能听到钢铁不断颤动的巨大噪声,最开始他以为是同伴的电梯,但直到电梯下降到最底部,踏上海平面下184米的钢板上时,他才明白这是箱体各处在压力下产生应变的声音。

  从这里往上就再也看不到上方的黑色夜空,火箭箭体成为了于子明面前贯穿天际望不到头的巨柱,像是上古神话中的建木,也好像是西方的巴别塔。

  6个精锐潜水员小组,每三个小时进行一次轮换,一個小组箱内检查一个箱外下潜,一直需要持续到发射前90分钟才会结束。

  一想到这么大的家伙要飞上天空,他就有一种不真实的震撼感。

  电梯——其实就是附着在发射箱外部的一个铁笼子、通过钢丝绳收放,陆续从上面跳下来的是8名6组的成员,他们和外部的3组组员汇合,然后目送1组和5组交最后一班。

  于子明带领的1组负责发射箱内,他站在小艇的船沿上一步跨出就登上了电梯,然后将自己的队友一个个接应过来,拉上铁栅栏按动了上升电钮。

  “亢亢亢亢……”

  于子明在下降到底的过程中停留了5次,分别检查了他这一侧的5个放水闸口,闸门工作状况都很好,测量出的各处应力也在正常范围内。

  于子明的工作电梯就在上来的位置旁边,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去,而是小心地靠近栏杆,微微低头试图看到面前这枚超大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