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章 先杀十几个文官祭祭旗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如果皇帝真的要把所有工匠转为吏员,并有机会当官的话,估计绝大部份工匠,都会应召加入工司,皇帝要这么多工匠干什么?

  “有多少收多少吗?”赵范再问。

  “纸上写有数额,建康府最少要两千工匠,其他州县每个县府最少一百工匠,别担心养不起,钱的问题,朕来解决,粮的问题,今年你先解决,明年交给朕。”

  “臣遵旨。”赵范心想,只要有钱就校

  皇帝又,把建康和江南两路所有矿场收为朝廷所有,强制收回,没有余地,谁反对灭谁。

  由工司统一组织负责采矿,工钱待遇照信州矿场来。

  建康府有曲山的金矿、赤山的铜矿和铁矿,句容还有铜矿,目前都是当地豪强经营,只交少量的税,亏了朝廷,肥了相关官员和豪强们。

  但这一步,皇帝要求不急,先把江南都司整顿好再收拾他们,估计要等一年后军队整训完毕。

  全四任火器司朗郑

  全力负责火药和火炮等的打造,在建康建厂,工匠由工司提供,工人尽量优先工匠家属和军士家属。

  赵范发现皇帝又是大包大揽,这些工匠工人都有不低的工钱,还发粮,等于让朝廷养着。

  这养的人这么多,哪来这么多钱和粮?

  赵范心里看的有点发毛。

  仅火器司,皇帝要建康火器司最少五百工匠,两千工人,每人每月平均月钱三贯计,这一年开支就得近十几万贯。

  但皇帝没事,这是钱,对比此时南宋的各种开支,这真是的不能再的钱。

  赵范注意到一个细节,淘汰下来的军士,可能进税务司和商务司船舶司,很多军士军官的家属,也可以优先到这些地方打工。

  皇帝很看重军队和工匠,几乎把军队和工匠们的家属安置都考虑在内。

  反观文官家属,根本不管不提。

  这赵范搞民政还是一把手。

  他最后盘算了下,沉声道:“陛下要近八万兵马,仅月钱开支,按陛下最新平均三贯标准,全年合计近三百万贯,其余兵甲伙食还没计算在内,加起来估计得四百万贯往上。”这还是没算札甲的,要是全部披步人甲,还得加几百万贯。

  “工司、火器司、商务司、税务司、船舶司有大量工匠和工人,按陛下标准,合计工匠最少两千人,工人和其他人员最少五千人。”

  “按平均三贯标准,每年得二十多万贯,加上供粮等,打底四十万贯往上。”

  “建康水军船只维修等,去年接近三十万贯。”

  其他官吏役员月钱还没算,一个建康府加军队,一年开支将近五六百万贯,整个江南两路不得近千万贯?

  这么多钱粮,陛下从哪来?

  皇帝淡定的道:“以前官员腐败,上下监管不力,很多钱最后到了私人腰包。”

  像去年建康水军船只维修费用就达三十万贯?这什么概念?赵与芮用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