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陛下你可不能学杨广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宋朝是黄河灾害大发生的年代,远远超过前朝。

  当时由于京师开封就在黄河下流,北宋其实也挺重视的,但重视也没有用,黄河灾害发生太多。

  北宋庆历八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改道北流,经内黄、大名、静海,至天津入海,称“北流”。嘉佑七年,黄河又在大名第五埽决口。

  大宋朝被弄的焦头烂额,到处修补,再后期到北宋灭亡,这事就不好干了。

  金国和南宋都顾不到黄河,到金国灭亡时,这么多年时间,黄河下游长期没有一条固定的河道。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经常一发大水,河道就变了。

  这之后一直要到元顺帝时期,元朝才开始整治黄河,这已经又是一百多年后的事了。

  按陈戴所说,两宋治理黄河都集中在北宋,主要有三次,但全部失败了。

  这三位皇帝分别是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三位皇帝都想干一件事,就是让黄河改道,然后全部失败。

  干的最差的就是宋神宗,但这个锅吧,要让王安石来背,因为是王安石主持的。

  赵与芮听到这里,马上打断陈戴:“王安石懂水利建设?”

  众工部官员面面相觑,也不敢说什么。

  皇帝常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王安石你懂个齐八毛水利。

  王安石弄了个曹村缺堤出来,后果相当严重,不仅让曹村溃堤,还淹没了大约三千万亩的良田,使得曾经非常繁荣的淮河地区瞬间就变成了“死城”。

  赵与芮听的都要跳起来。

  他到处查没粮田,想抄没三千万亩田有多难?王安石大神随便一下就淹了三千万亩。

  但后面宋哲宗表示我不服,我肯定干的好,比前面的皇帝都英明。

  结果又是失败。

  后世还有学者说北宋之所以灭亡,治理黄河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治理不力,让附近大片区域,受到沉重的灾难,使很多百姓也流离失所,严重消弱了北宋的国力。

  说到这里,陈戴等有几个官员小心翼翼看了眼赵与芮,大概他们的意思是,现在大宋国势相当好,陛下你要不要再等等?陛下你可不能学杨广?

  皇帝赵与芮和杨广似的,似乎想在位期间把所有的大事情干完,这才刚和蒙古议和,就要治理黄河,大伙还是挺担心的,一旦和宋神宗一样来个神操作,几千万亩田被淹没,那就是搞笑了。

  当然,两宋干的烂事不止这些,“建炎二年,东京留守杜充,闻有金师,乃决黄河入清河以沮敌,自是河流不复矣。”

  杜充这混蛋也是要载入史册的,不过那时赵构刚刚建立南宋,这锅要南宋来背。

  赵构刚登基没多久,金兵来了,东守留守杜充看了看当地地图,脑子里不由自主想像着在黄河河道上扒开一个口子,然后就看到很多很多的金兵都被河水冲走了,没冲走的在泥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