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6章 是大汗不讲道义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等到八月份时,窝阔台这才得到消息,宋军一部已经进入漠北。

  嘶,蒙古上下恍然大悟,这一切全是宋人自导自演。

  宋人不但把窝阔台陷入不仁不义的地步,而先发制人,奔袭漠北。

  “该死的赵与芮。”窝阔台这时在大同怒骂,甚至怀疑,赵与芮从头到尾,都没有来过蒙境。

  窝阔台想的没错,赵与芮不为自己,为了大宋百姓,也不敢以身犯险啊,所以他根本没去过船上,也没到过临清和沧州。

  蒙军那边没人认识赵与芮,赵与芮随便找了个人替自己,而且一直隐藏在船上,根本没有人知道。

  而此时的赵与芮,正在临安城靶场上。

  赵与芮身前站着两个少年。

  一个是大王子十二岁的赵祺,一个是二王子九岁的赵。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男孩子,六岁的赵绎,和六岁的赵维,两男子中间手牵着一个小妹妹,五岁的赵盈。

  大宋皇帝的子女今天都在现场,很多官员都是第一次看到皇帝的儿女们。

  但现场能看到他们的官员不多,大部份人都在外围,只有牛宝,全勇,还有匠作局,火器局等少量高层官员能围在皇帝的儿女们。

  三个五六岁的小孩子都全勇牵着,站在身后。

  两个哥哥赵祺和赵都在前面。

  两人都费力的举着一杆燧发枪,瞄着前面的靶子。

  燧发枪的枪重八斤多,对十二岁的赵祺来说还好点,九岁的赵举着略有吃力。

  “打。”赵与芮突然一声令下。

  砰,砰,现场砰砰两声响,两个儿子先后开火。

  打完后,边上有人接过他们的枪,帮两人装弹。

  接着又打。

  赵与芮看两个儿子各打了五发。

  距离是五十步,全都上靶了,但赵祺打的更准,应该是年纪大的原因。

  等儿子们打完五轮,他把两个儿子叫到面前,沉声道:“兵者,凶器也,不可擅动。”

  “但若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一定不能犹豫。”

  “对敌人,更不能仁慈。”

  长子赵祺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倒是九岁的赵一副大人的模样,恭敬的道:“儿臣谨遵父皇的教诲。”

  赵祺是贾玉华生的,和贾玉华性格截然相反,比较仁厚,倒是谢皇后生的赵,也和谢皇后截然相反,比较圆滑。

  这让赵与芮很郁闷。

  谢皇后是出名的性格温顺,贾玉华倒像是心机女,没想到两个儿子性格截然相反。

  形成这个性格的原因就是两人身后的势力。

  贾玉华在贾涉死后,哥哥贾似道也没历史上发达,现在只是做到杭州下面一个知县。

  属于家中没人的。

  平时也只有贾玉华的教导。

  谢皇后就不一样了,谢道清是宰相谢深甫的孙女,谢家在临安城现在可算有名的勋贵。

  谢道清的父亲和伯叔们全是大宋中高层官员。

  大伯谢采伯现在是大理寺正,和原来一样,这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