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0章 电磁场和电报初想(推荐明镜新书)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像看法术似的,目瞪口呆。

  “最亮的就是波峰或波谷,不亮的就是零值,这样就能估算出波长。”

  至于波速就不用算了,和光速是一样的。

  “你们知道这波速有多快吗”

  大臣们当然不知道,个个一副求贤若渴的表情看着皇帝陛下。

  “波速每――息能走几十万里。”

  “从我大宋的临安,可以瞬息到万里之外的波斯湾,甚至更远的宝洲,也都是瞬息而至。”

  “我们可以先在这边做个机器,产生电波,然后在波斯湾也做个机器,产生电波,同时也能接受,这样两边就能产生联系,传递信号,这样即便有数万里,数十万里,朕在临安,随时可以和波斯的刘整实时通信。”

  “无论多远,当地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第一时间传递到临安。”

  “诸位将来远出,不用写信回家,发个电报,瞬息而至,岂不快哉?”

  今天赵与芮是带着群臣们开了眼界,大宋最重要的几个发明都正在步入正轨。

  当然,实际到运用,可能还需要几年,甚至五年,十年。

  但赵与芮举全国之力,以他后世的经验和见识,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有生之年,其他不敢说,解决电报通信是肯定没问题的。

  科技司最后一路是看橡胶的运用。

  橡胶树已经在大宋全面种植,橡胶制成的轮胎,雨衣也正在大宋开始进入军中,由于橡胶的推广,电线电缆也成为了可能。

  大宋的马车轮胎将陆续采用金属和橡胶搭配,这不但能保证长途行军的使用,还能增加载重。

  但那雨衣做的有点厚重,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水平,但相比起以前的蓑衣可是既轻便又好带,使用时间也长。

  而包裹着皮的电缆电线,已经被造出来了,只是现在效率还比较低,朝廷正在改进造电缆的机器。

  赵与芮回到皇宫后,立刻召集了几个重要大臣,在都进奏院中,成立新的电报司,为后面铺设电缆准备。

  赵与芮在宝庆年间,即十几年就重建了大宋的都进奏院。

  当时第一任都院,由兵部尚书魏了翁兼任,副都院暂设秦卓一名,后来秦卓接任都院,并进入内阁。

  当时南宋有驿站一千四百多个,陆驿一千一,水驿三百多。

  皇帝要求,陆驿每驿配有十人十马,设伍长一人,水驿每个配二十人,三船,全国共需两万人左右。

  每人基本月钱五百文,包吃住,跑送加件军情按里计费,每跑多少里给多少文。

  当时和秦卓议定,整个快驿司人员加各级官员,一年工资大概要花费十五万贯。”

  “维护马匹、船只和吃用,全国全年预计花费在十五万贯。”

  “加急奖励和其他,大概也在十五万贯。”

  全年开支约四十五万贯。

  后来随着大宋地盘不停的扩大,驿站越来越多。

  到目前为止,大宋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