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石击工地_重返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错,张本民也在算这个账。专家说只要料子备足不缺货,一年赚个二十万是小轻松。

  二十万?张本民有点怀疑,按照比价推算,也就是一年能赚大好几百万呢。再看看那并不起眼的熔化炉,他摇了摇头。

  专家看了出来,说你在这老窑厂生产出来的地条钢,比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的市场价要低得多,但利润并不低,每吨起码在一百块左右,如果有谈判技巧,一吨都能赚到两百元。照目前的一个熔化炉规模看,一天至少能产十吨,那不就能算出账来了么?

  张本民皱着眉头说,一天十吨,每吨就俺一百五的利润算,一天就是一千五,一个月就是四万五,一年不是五六十万么?

  专家说这种不正规的行当,别指望一年到头三百六十五天都开工,得对半折了算,一年能生产两百天就不错了。另外,也别想着工人顶住了三班倒不停炉,大白天的还不能干活,一般都是夜里头开工,因为人来人往的少,不会引起太大的主意。否则人们看到了红眼,不是举报就是效仿。

  张本民有了底,看来这块还能搞,赚头虽不是太多,但也算可观,到时物色个合适的人选守着就行,一年除去各种开销,入账十来万还是可以的。

  在郑成喜看来,年入十来万那可就是巨大的数字了,他对郑建军说也想搞一个。郑建军很干脆地一摆手说不行,地条钢是不合规的,到时质监、安全啥的各个部门过去一查,就都是麻烦事。

  郑成喜不服,说张本民都能开了,他为啥不能?难道张本民不怕查?

  郑建军久久按捺的火气开始向上窜,不过也尽量注意着口气,反问说有人能当小偷,你咋不学着去拐人家的东西?

  听了这话,郑成喜顿时气得直歪鼻子,说他想办法挣钱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你们兄弟姐妹?郑建军到底算是懂事明理的人,又压下了火气,说弄地条钢,如果出了问题是不是需要他去找关系协调?一来二去的,会影响他的升迁!

  这一下击中了郑成喜的要害,他觉得只要郑建军能升官,那就是最了不起的事儿。最终,他打消了搞地条钢的念头,不过说不会便宜了张本民,到时他会举报的。

  郑建军这下可真是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说你就不能消停点嘛?怎么就和嘎娃过不去的?人家就一个孩子,你一个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好意思么!而且你也不想想,到底能不能斗得过他,再过几年,他年轻力壮,你都老了!

  郑成喜半天没说话,他看着郑建军,问你是谁,为啥要帮外人说话?而且过几年他老了,你们兄弟姐妹三个就不能顶上?

  郑建军一歪脑袋,说跟张家恩恩怨怨的事已经不少了,到目前来说谁吃亏占便宜还不明摆着?怎么就不知足?非要把人家赶尽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