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抓阄_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妇女们大都扎着各色的头巾子,这种头巾是当时东北农村妇女最普遍的装束了,用料都比较厚实,是方形的,扎的时候,对折一下,变成三角的了,然后系在头上,连耳朵都能遮住。

  小娃子们今天也放假,全都在场院撒欢,大多数都是直接穿着个棉袄瓤子,连个外套都没有。

  手上戴着手闷子,不是五指的手套,就是一小一大俩套,小的装大拇指,剩下的四根手指都放在一起。也叫手捂子。

  李卫国来了之后,就凑到知青这边聊天。

  看到王燕头上扎着个米黄色的头巾,还缠着个雪白的围脖,李卫国就忍不住笑道:“王点长,你这也是入乡随俗了。”

  外地城里的姑娘,一般不怎么扎头巾。

  王燕竟然脸上一红,白了李卫国一眼,然后扭过头跟吴小玉说话,没搭理李卫国。

  这啥情况,莫非这头巾子有什么讲究?

  李卫国就去找郑先农聊天,知青也跟着分地,不过他们已经承包了百亩稻田,按照每人六亩口粮田的标准,已经超标。

  郑先农跟李卫国说了一下,大意是他们那块是二洼地,王队长和老村长的意思是,每名知青多几亩,也就那样了。

  这件事,前几天已经讨论过,李卫国当然知道。

  想了想,他又找到赵广定,也跟他研究一下,看看愿不愿意要二洼地,来年一起种水稻。

  “国子,你咋说就咋办。”赵广定倒是干脆。

  不过他媳妇拉拉赵广定的胳膊,赵广定一耸哒肩膀:“你就听国子的,肯定没错,老娘们家家的,知不知道这个家谁做主?”

  赵翠花眼睛一瞪:“你说谁做主?”

  “嘿嘿,当然是你做主。”赵广定变脸倒是挺快,“不过呢,国子脑瓜好使,咱们得听他的意见。”

  这一点,赵翠花也承认,于是朝李卫国点点头。

  李卫国又找到王大拿,也跟他商量一下,王大拿也不敢怠慢,连忙找媳妇和儿子研究去了。

  “国子,种水稻能行不?”徐大舌头就在旁边,也问了一嘴。

  李卫国点点头:“徐叔,我觉得能行。”

  上午九点整,公社的孙主任和几名干部,骑着自行车来了,他们也是参加这次分地的。

  场地中间摆了两张桌子,还有几把长条凳,老村长请孙大胡子落座。

  大胡子摆摆手:“这大冷天的,坐着更冷,站着还能活动,咱们抓紧时间开始吧。”

  首先当然是孙主任讲述一下上级的精神,也强调了一下大包干的好处,最后还给大伙鼓鼓劲儿。

  然后是王队长宣读方案,大体是:每名社员,不分老幼,都能分到六亩的口粮地。

  原则上,采用抓阄的形式,抓到哪块地,凭天由命,谁也别埋怨。

  还有一点就是,土地的肥力各有不同,像是村子南边的洼地,就是靠着江边和水库的,可以多分两亩,毕竟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