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4章 大明银行_靖难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贺!”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时间一晃,两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

  随着唱礼声响起,洪熙二年的正旦新春大朝会如期举行。

  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孔府的嫡系、旁系、姻亲等相关之人,凡是屁股不干净的,基本都被西厂与山东都司联手缉拿归案。

  文臣们除了不断上疏,似乎根本没有其它实质性阻止的举动。

  这样的动员能力,让朱高煦看得眼皮发酸。

  哪怕是汉文帝,也只能望尘莫及,其它皇帝更不用多说。

  由于朱高煦有旨意,因此各县除了机要的消息,其它消息都得提供给报社,由报社的主编来审核后刊登。

  如果现在大明与之相连的所有国家,并都将他们同化为汉人,那朱高煦宁愿背上一口厚重的大黑锅。

  “不过这么来看,西北铁路恐怕要变成甘肃铁路了,里程和造价也降低了吧?”

  “钱粮你不用担心,工期那么长,朝廷自己会想办法的,伱要做的就是把这三条铁路修建好。”

  “如今,国库及天下常平仓之中积存折色尚有三千余二十六万贯,另有不可动黄金四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两六分四厘。”

  各地州府都需要为他们准备稀粥,以免他们饿死在半路。

  除了他们在迁徙,朱高煦也下令从江西、南直隶、浙江等地对云南、交趾、琉球府进行迁徙。

  国债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百姓都来到了银行询问,但也只限询问,鲜有人会购买。

  朱高煦斩钉截铁,郭资见状只能无奈退后。

  郭资的话让朱高煦颔首,要知道如今医院还没有彻底铺开,婴儿夭折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达不到他的标准。

  朱高煦安抚了郭资,郭资见状便也起身作揖,忐忑不安的离开了乾清宫。

  朱高煦缓缓将孔府及其姻亲查抄所得缓缓念出,群臣沉默无言。

  大明抛弃交趾、大宁、旧港,基本都是因为财政问题。

  账房先生、跑堂伙计……这些岗位大多已经招满了人,而大明朝每年还有数十万学子不断毕业。

  他也不担心六军都督府日后要看户部脸色吃饭,毕竟户部收入的大头除了田赋外,来钱最快的就是海外的矿区。

  黄福忐忑看着朱高煦,朱高煦闻言却点头道:“还能接受,按照原定计划,算上河套的那段,三段铁路明年同时开工。”

  先是制定各地官员俸禄发往银行,官吏凭存折自行领取俸禄。

  “此事我意已决,不可再议!”

  类似云南这种可以开采金银铜矿的地方,就算打的头破血流也舍不得抛弃。

  没有苛捐杂税,加上官学、医院推广,大明的人口增长也算是进入了爆发期。

  六月,即便是酷日悬挂高空,但街头巷尾依旧有不少斜跨布包,拿着报纸不断吆喝的人。

  别的暂且不提,光是这份敛财的手段,历史上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