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2章 把控舆论_靖难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呜呜——”

  似乎是朱高煦在庙堂的呵斥起了作用,接下来的几日里,弹劾吴高的人数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来到洪熙四年岁末,两京铁路最终修抵应天府江浦站。

  两京铁路的通车毫无疑问代表着南北沟通的进一步加深,这是除京杭大运河外,第二条能沟通南北的快速通道。

  不过相较于京杭大运河的水运,铁路的速度比其快了三倍不止,所节省下来的时间成本更多。

  尽管当前的火车票价并非一般百姓能负担得起,但对于商贾们来说,南北商品快速流通带来的利润更为丰厚。

  例如布匹,原来从江南与北平做一次生意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跑一趟运河能赚取三百贯。

  可现如今,随着火车修抵大同境内,煤炭也开始一车车向南运输。

  “臣明白了,多谢陛下指点。”

  在百姓们不知所谓,欢度新年的时候,天下各地的《大明报》在正月十六清晨发行各地报社。

  亦失哈轻笑着双手将奏疏呈上,朱高煦也接过奏疏一目十行的看完。

  朱高煦吩咐过后,郭资也起身作揖,在他的准许下离开了武英殿,忙碌赚钱的事情去了。

  “银行里的储蓄,我准许你动用三分之一,国库留存一千万贯便足够。”

  “去岁,天下户数一千八百四十五万六千余三,口数九千七百四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五”

  “在此之前购买的,依旧按照三年连本带利兑换债券的政策兑换。”

  同时,他也对胡纶吩咐道:“知道了,你盯着就行,下去吧。”

  “长子从军,次子从政,难怪孟章会头疼。”朱高煦摇头将奏疏放下。

  “有点理由,主要是昆仑洲的事情。”

  “如今修建铁路,铁路沿边百姓都十分富裕,而北方缺粮,南方缺牛羊,这便是你可以做的生意。”

  瞧他出现,朱高煦侧目道:“大早上便消失不见,你若是没个正当理由,那我恐怕得好好问问了。”

  文章中以河南举例,在永乐、洪熙大搞西北人口和江南人口迁入河南前,河南人口不过二百万,耕地也不过二千七百万亩。

  在看到孟冉名字的时候,朱高煦略皱眉头,因为他记得孟章说过,他的这个小儿子不成气候,总是想着其它门道,故此孟章对他的事情常常头疼。

  郭资显然早就知道朱高煦的安排,故此不紧不慢的作揖应下。

  习惯性看报纸的百姓得知今日开始结清第一批的国债本金及利息,并且停止发行铁路国债后,许多手中有闲钱的百姓纷纷前往了银行看起热闹来。

  一时间,悔恨充斥着这群人的心理,不少人不断追问国债何时重新发行。

  郭资将大明的财政情况全盘而出,由于大明的国债是三年制,而今也刚好发行三年时间,所以连本带利需要偿还一百三十八万贯。

  在这种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