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 长陵田氏的自绝之路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长陵田氏的自绝之路

  郑国渠得以彻底整修的消息,短短几天之内,便以长安为中心,在关中大地四散开来。

  与长安隔霸水相望的长陵邑,自然也是早早收到了消息。

  作为当今天子刘邦死后的安息之所,长陵,自是从汉祚鼎立那一天,便开始了建造。

  虽然至今,长陵也依旧没有具备一座帝陵的明显特征,但作为陵邑的长陵邑,却是早在三年前的汉八年,就已彻底建成。

  而作为天子的刘邦,之所以会如此积极地准备起自己的身后之事,倒也不是刘邦自觉命不久矣,而是因为一项关乎刘汉王朝国运,关乎汉祚社稷国本的政策。

  ——陵邑之制。

  早在三年前,长陵邑建成之时,天子刘邦便下令:广迁天下豪族、故六国贵族,及关中地方豪强入长陵邑。

  至于说辞,也是十分的硬朗:天下战火纷纭日久,十室九空;关中为国本,其令广迁天下豪杰,以实关中。

  自此,西汉特有的陵邑制度,便在开国皇帝刘邦的亲身示范下,逐渐成为刘汉王朝的祖制。

  自天子继位次年起,帝陵便开始起建;陵邑更是要在新皇登基三年之内建成!

  而后,便是天下各地郡县上报‘尾大不掉,郡县二千石不能治’的地方豪强,再由丞相府领头,将这些显现世家雏形的地方豪强,强制迁移到当朝天子的陵邑居住。

  ——为天子守灵嘛,荣耀来的。

  作为开国皇帝的陵邑,长陵邑的第一批居民,自也是早在三年前的汉八年,就已迁入关中。

  长陵邑中,有将来确实要给天子刘邦守灵的留侯、酂侯等家族的府邸,有故六国贵族后嗣,自然,也有被噶韭菜般噶来长安的地方豪强。

  而在长陵邑五万余户关东移民当中,在迁入关中后混的最风生水起的,便是故田氏齐国之后,今日之关中巨贾:长陵田氏无疑······

  ·

  “大王,果真是这般说的?”

  长陵邑,田家大宅。

  看着眼前的男子默然点下头颅,田氏宗主田毐眉头稍一皱,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依大王之意······”

  不等田毐音落,就见那人想都不想便道:“大王意:太子此修郑国渠,明岁秋收之后,关中之粮产必丰。”

  “田公身故齐王之后,今又执关中粮商巨贾之牛耳,值此丰年将至之际,或大有可为······”

  意味深长的道出此语,那人便毫不拖泥带水的站起身,对田毐稍一拱手。

  “大王之志,田公当是了然于胸。”

  “若此事可成,待大王将来,必有重谢于田公。”

  言罢,那人便做出要离去的架势,走到门槛处,又颇有些做作的停下脚步,欲言又止的回过身。

  “若某没记错的话,田公之嫡长孙女,尚未出阁?”

  若有所指的道出此言,那人便又一拱手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