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5章 嘿!听说了吗?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5章嘿!听说了吗?

  对于长乐宫内发生的一切,除了作为当事人的天子刘盈,以及曹参、王陵等公卿重臣,外人几乎是一无所知。

  但随着一个个‘小道消息’从宫内传出,朝鲜,便也立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时值季秋,岁首年末之际,整个朝堂都忙于秋收后的核准、缴税,以及即将到来了元朔朝议的时间点,结束一年辛勤劳作的关中百姓,却是彻底闲了下来。

  托当今刘盈的福,过往这两年,关中百姓虽称不上发家致富,却也基本是不愁温饱;

  暂时不愁吃穿,手上又没有需要操劳的伙计,冬季也还没有到来,便也使得长安周围的百姓,竟有暇在长安附近闲逛。

  更过分的,是过去那些饭都吃不饱的糙汉,居然都‘富裕’到了能在长安北城,东、西两市附近的茶馆,花足足五钱‘巨资’买一碗粗茶汤,然后端着茶吹牛打屁坐一天的程度!

  而对于这些个‘闲人懒汉’们而言,当下最值得议论的话题,无疑便是宫中传出的那一桩桩关于朝鲜的‘小道消息’······

  “嘿!诸君有所不知!”

  “这朝鲜,乃自商周交接之时,便已为吾华夏之土!”

  眉飞色舞的道出一语,将整个茶馆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抢先开口的那糙汉,便开始侃侃而谈。

  “似是言商纣之时,有贤者三人,其中一人名曰:胥余,为世人敬称以箕子之名。”

  “后商纣失宗庙,武王立周,颇惜胥余之才,遂赦其罪;”

  “然胥余此人,乃仗义守节之士,纵得武王宽恕,亦豪言:身殷商之臣,断不食姬周之粟!”

  神情敬佩的一语,顿时惹得茶馆内的众人一阵唏嘘感叹起来,借着糙汉抿茶的功夫,争相表达起了对箕子胥余的敬佩。

  “耻食周粟?”

  “——此非伯夷、叔齐之故事?”

  伯夷、叔齐两位殷商宗室,在武王灭商之后‘耻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无疑是当今天下最能佐证‘忠于君主、忠于社稷’的往事。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天下百姓,就算不知道刘邦是谁,刘盈算哪根葱,甚至还不知道如今已是刘汉十三年,也绝对不可能没听说过伯夷、叔齐二人的鼎鼎大名!

  盖因为伯夷、叔齐二人对如今的汉室天下,乃至于华夏文明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几十年后牧羊北海的苏武,甚至更胜一筹!

  就连被后世人尊为‘孔圣’的孔仲尼,都曾在《论语》中屡次称赞伯夷、叔齐,说此二人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更是仁、义、礼、孝最标准的典范!

  而仲尼对伯夷、叔齐二人,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评价,显然不单只是因为‘耻食周粟’这件事。

  如兄弟二人在父亲死去之后,几次三番互让孤竹国王位,便被时人称为‘夷齐让国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