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7章 粗暴的人生观_狩猎好莱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利场这个词很有意思,名在前,利在后。

  因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名和利重要性的排序。

  不过,对于很多经历攀爬才登顶这个社会金字塔最顶层的一些人来说,往往需要先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才能够去追求名气。

  无论是东西方的哪种文化背景,基本都是如此。

  对于西蒙而言,渴望展现自己,渴望引人注目,依旧是某种来自人类基因深处的本能。

  犹如孔雀开屏。

  娱乐产业,无疑是获得外界关注的最便捷渠道之一。好莱坞,更是这个世界娱乐产业的最核心所在。

  于是,从很早开始,世界各地的资本或大亨前赴后继地想要在好莱坞大展宏图。

  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时间,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人、以及美国自己人……或者在好莱坞成立电影公司,或者将目标对准好莱坞老牌的七大,或者以独力投资人身份投拍电影,五花八门,热闹非常。

  西蒙还知道,很多年后,又轮到中国人。

  至于结果,基本上都在给好莱坞土著交足了学费之后铩羽而归。

  只是因为对名利场的渴望,无论多少人马失前蹄,都挡不住后来者的络绎不绝。

  最近突然对迪斯尼公司感兴趣的法国维旺迪集团,就是最新的一个‘后来者’。

  维旺迪集团是法国十九世纪中期成立的一家拥有垄断性质的水务公司,后来逐渐发展成一家集水务、能源、建筑、运输等业务于一身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巨头。

  然后,从八十年代起,传承百年的维旺迪同样开始了自身向名利场的转型之路,首先在法国投资成立了第一家收费有线台Canal+,并且参与电影投资,大概是自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向了好莱坞。

  此前的米高梅、派拉蒙乃至MCA三巨头的转手交易,维旺迪都进行过试探,当然,都没有成功。

  这一次,维旺迪做足了准备,直接将目标对准了迪斯尼。

  原时空中,这一时期的迪斯尼因为《风月俏佳人》、《美女与野兽》、《阿拉丁》以及《狮子王》等一系列卖座影片的大获成功,正处在自身最鼎盛时期,市值高达20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同时期还没有彻底摆脱当初合并留下债务泥淖的时代华纳。

  现在,因为西蒙的出现,曾经风光无限的迪斯尼被丹妮莉丝娱乐牢牢压制,不仅失去了很多卖座项目,近期还爆发了高层内斗丑闻,进一步冲击股价,这段时间市值还不到70亿美元。

  不仅如此,迪斯尼也是从八十年代收购浪潮爆发以来,唯一一家还没有经历易手的好莱坞大电影公司。

  因此,维旺迪集团想要实现自身在好莱坞的野心,短期内迪斯尼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