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囚牛认主_宅运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因为刘基的墓穴在清末和民国初期便被无良盗墓的贼群光顾过了,虽然他下葬时并没有陪葬什么珠宝玉器,但名声在外的刘伯温毕竟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刘基很清楚自己死后容易成为这些盗墓恶徒的目标,所以他自然有他的办法。

  那就是通过封堵龙穴来达到改变龙脉的性质,待其羽化升仙之后,这个原本的上佳龙穴就会变成大凶之地。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便从外部看来,这墓地的格局依然是上风上水,本质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养尸地。

  那就算不布置任何机关,仅天然的阵法,便足以让后世的盗墓贼有进无出。

  封堵龙穴中所说的穴,不只是墓穴,穴在风水地理上是对地脉重要环节的一种统称,后世人们关注自身较多,因此便忽略了本意,常将它认作是墓葬用的坑穴。

  “凡是山,必会有穴窍,就像人有口鼻,是气脉出入的地方。”老田如是说道。

  《易经》中曾这样写道:“需于血,出自穴。”

  其实按古代风水堪舆学说的分析,山都具有灵气,它们的灵气是顺着山脉而来的,就像是人体会有血液,血液总是遵循血脉而流行。

  龙脉也是一个道理,它是风水堪舆学者们综合了多年的经验和验证,以人体的血脉为蓝本,比喻之下而产生的一个名词。

  龙脉地气蜿蜒盘曲,随着山脉流行而去,但到了山脉尽头,地气便会结成穴。这种穴,并不是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的石洞、土坑之类的地貌特征,而是山脉尽头所止之处,也就是龙脉地气所出之位。

  这里会生成一个像似微闭的口、鼻、嘴、乳、脐等形象不一的地质特征,有些类似脉眼,但吞吐的地气能量却远胜于脉眼。这些穴吞吐而出的地气能量会影响到周边的地理、生态甚至是人文环境。

  虽然穴的吞吐能泽被它周遭的环境,但对于整条龙脉而言,这是一种损失。不过在风水堪舆理论中,这样的损失被视作正常,就像人体一样,有消耗才会有摄入,循环不断,生生不息。

  而这个封堵龙穴的原理便是将这些阴xue人为地封住,使得地气毫无外泄,最大限度地保证龙脉地气的旺盛和充裕,从而获取其中最大的能量。

  正如人若不呼吸便会死一样,龙穴被封住不能吐气,虽然在短时间可以集聚最大的能量,但无异于杀鸡取卵。最后的结果就是彻底毁掉这一龙脉之地。

  只是,刘伯温料到自己定能羽化升仙,自然不介意这空有棺椁的墓穴变成养尸地。

  据传,在刘伯温之前的宋朝,著名的风水大家赖布衣也曾被迫使用过这种方法。

  那时还未拜相的秦桧野心勃勃,私下找到赖布衣,胁迫其寻觅一个风水宝地帮助他及第王侯。赖布衣百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但他知道,一旦帮助这位奸臣获取龙脉,天下势必会拱手金人,因此便冒险用了封堵龙穴的方法,将一处龙脉穴眼封死,点出了一个非常适合的位置。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