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9章_方晟赵尧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牛澍出现了。

  他的公开身份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工程终身教授,博导,润泽大学客座教授,享受正务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津贴,属于那种典型的两头跑、两头拿好处的所谓海外华裔专家学者。

  早在海芯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以牛澍为核心的润泽环境生物实验室也通过申教育厅审批,同样由两家校办企业控股。

  到底在美国那边混了几十年,牛澍在资本运作方面堪称老手。

  首先是实验室取得一项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并成功申请专利,然后美国有家污水处理公司以九百万美元购买专利,牛澍随即宣布自己分文不得全部捐献给实验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运作吧?这件事从润泽到临海再到京都都拿出来大肆宣传了一番,将牛澍塑造成赤子之心的爱国学者。

  但实际上呢,牛澍面临的情况与王国真类似,由于实验室属于集体企业控股,九百万美元收益按占股比例分成真正落牛澍手里也没多少。

  牛澍很有心计地将归属校办企业分红上交润泽大学,却将自己那部分转为股份,一下子将占股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六。之后再利用宣传光环和爱国学者身份多次要求提高占股比例取得控股权的要求,润泽大学考虑到他的影响力和研发水平,同时也却不过颜面,勉勉强强同意了。

  在他精心运筹下,占股比例从百分之三十六一直涨到百分之七十,实现了绝对控股。

  与此同时不知何故两家校办企业都遭遇经营困境,大客户流失严重,税务机关却纠缠不休,银行抽贷,企业经营陷入低迷,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牛澍——又是他主动站出来提议通过股权置换方式腾出资金,以缓解当前两家校办企业的压力,具体办法是:用实验室股权来置换校办企业在海芯的股权,因为海芯公司体量大、股价高,其中差价部分由牛澎通过追加实验室股份的方式进行增补。

  所谓增补,说穿了就是牛澍掏出真金白银向两家校办企业购买海芯的股份,只不过通过股权置换这样听起来很洋气的幌子。

  在这期间迫于筹款压力,王庆不得不向校办企业转让近百分之十股权,这部分也被牛澍曲线笑纳了。

  通过巧妙的资本运作,到今年初牛澍实际掌控了海芯公司,之后换财务、换行政人员、排挤技术骨干,还以隐匿的手段否决项目进程、卡扣研发费用,并在润泽校领导面前放风海芯公司的研发工作已走入死胡同,继续投入相当于把钱往水里扔,海芯命悬一线。

  夏正淳围绕两个方向进行调查,一是监狱那边到底谁在幕后操纵,与牛澍架空王庆的时间点正好吻合,配合得天衣无缝;二是牛澍在美国的真实身份和背景。

  润泽在美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