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3章 万物皆波_逆流之我是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位评审者请李康平离开会议室。

  李康平离去后,评审者们议论起来。

  “不管如何,我认为《物理评论》应该刊登《物质波》。”洛菲斯说道,“从我个人角度考量,我不是太理解《物质波》,但我觉得有必要先让它发表。”

  “我们面临这样一种局面,我们无法判断《物质波》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甚至无法在物理层面提出一个看上去不太愚蠢、外行的问题。”杜安教授摊手道,“《物质波》阐述了物质波---它是一种想象中的波,《物质波》似乎也描绘了一种全新的波动理论的雏形—同样是李先生想象中的新理论。既然我们无法推翻《物质波》,那么我们应该允许它发表。”

  伍德盖特教授说:“李先生在论文中提到,可以通过电子衍射实验证明物质波,以及他想象中的全新波动理论的雏形。我们都知道,做实验需要时间,实验结果出来之前,可以先刊登《物质波》。欧洲人都是这么做的,美国人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洛菲斯询问众人:“所以,先生们,《物质波》将出现在下一期的《物理评论》上?”

  “是的。”

  ……

  圣诞假期,李康平迎来了叶企孙、饶毓泰、吴有训、查啸仙、丁绪宝、萨本栋六位兄弟。

  最辛苦的是萨本栋,这位年龄最小的留学生从加州坐火车到纽约,可谓长途奔袭近万里,只为见诸位哥哥一面。

  作为东道主,李康平开好了旅店房间,其余事务皆安排妥善。

  在李康平的记忆中,这六位兄弟皆为我国物理界响当当的人物。

  叶企孙乃清华物理之开山鼻祖,后调任北大物理系,弟子万千,桃李满天下。

  吴有训,中国物理界的另一位祖师爷。

  饶毓泰,亦是中国物理界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查啸仙,武汉大学物理系的创建者,华中工学院首任校长。

  萨本栋,国立厦门大学首任校长,我国首部大学物理教材的编写者。

  丁绪宝的名气没有上述几人响亮,却也是张学良以高规格待遇聘请到东北大学物理系任教的大教授。

  在我国近现代物理史上,这六位兄弟被称为第二代物理学家,他们培养出了我国第三代、第四代物理学家,包括钱三强、钱伟长、赵忠尧、吴大猷、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郭永怀、王淦昌、施士元、陈芳允、华罗庚(华先生不是物理学家,他年轻时被叶企孙破格录取到清华任数学助教)等等。

  1921年的圣诞假期,李康平以最热情、最真诚的方式接待这六位兄弟。

  “企孙兄!”

  “有训兄!”

  “毓泰兄!”

  “啸仙兄!”

  “绪宝兄!”

  “本栋!”

  李康平与他们一一握手,其余五人是兄,唯有本栋小两岁,故而称之本栋。

  “伍德盖特-李实验名满全球,康平果真了得!”有训兄赞不绝口。

  “康平兄这等功劳,足以载入史册!”本栋顿生仰慕之意。

  除叶企孙之外,李康平与其他人皆为初次相见。

  初见并不陌生,而是一见如故。

  论现阶段的学术名气,李康平高居首位。

  其次是企孙兄,他与杜安、帕尔默合作测出的普朗克常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取代了旧版的普朗克常数。

  李康平设宴款待诸位兄弟,觥筹交错之间,诸君所议话题无非三项:中国,物理,中国物理。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