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道高一尺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之外,几乎没法儿自证清白了。

  但没有一个大臣挺身而出为虞白辩护,像这种要命的敏感问题,也就只有赵德昭这种真正的赵家人才有资格拿它来耍无赖,其他任何人谁还敢沾上半句?

  虞白更是气得愤懑难言,一瞬间心中甚至真就起了自戕以明志的极端念头。

  “好了。”亲眼瞧着儿子替自己把虞白这个倔老头好一顿收拾,赵匡胤心里不由大为舒畅,感觉比自己亲手拿玉斧砍人出气还要痛快,他板起脸孔假意斥责儿子:“不得胡言乱语,虞公是我大宋的忠直之臣,岂会有别样心思?朕对虞公是向来敬重的。”

  大臣们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皇帝手里还在拎着的那把玉斧,肚子里暗暗腹诽:“圣上您现在‘向来敬重’了,也不知道刚刚是谁为了回护儿子,气得差点要当殿砍人的?”

  但与此同时,大臣们也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有了天子的这句褒扬,虞白就能保住最后的脸面,更可以不必回家自戕以明心志,真要闹到那种收场,对所有人都没好处。

  赵德昭缓缓扫视全场,眼神里意存询问:“还有谁?”

  没人站出来,就连敢跟他目光对视的都没有。

  大宋朝堂不怕丢命的大臣当然是有的,甚至是有不少;但不怕丢脸的大臣,那是一个都没有。

  眼见虞折如此头铁都被收拾得很惨,堂堂两朝老臣、朝廷耆老,最后落得一个颜面扫地成为笑柄,谁还敢站出来炸刺呢?

  然而,总会有人道高一尺!

  赵德昭眼角余光,终于瞥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动了,不禁心头一动:“你可算是上场了,侄子我都等你一天了!”

  只见晋王赵光义缓步出列,面向御座躬身,从容开声:

  “臣以为,天水郡王所提出的契税之法,确属一件奇思妙想,但要落地实施,必然要与民情民俗相抗,只怕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千难万难!”

  赵匡胤沉吟不语,似乎有些被说动了,一抬手就要开口。

  赵德昭赶紧抢在老爹表态之前,出列朗声道:“晋王之言,未免过于夸大其辞。难处当然会有,但大丈夫处身立世,何惧艰难?儿臣为君父分忧,又何惧艰难?儿臣坚信一句话:只要去做,天大的难处也不是难处!但要是遇事先畏难,那便是拿起一根灯草都觉得难!”

  赵匡胤一拍御座扶手霍然站起,笑着大声道:“说得好!如此志气,不愧是我赵家儿郎,朕若不加鼓励,反倒显得朕不如你有志气了!”

  “父皇这是同意把把契税推行天下了?”赵德昭马上接话,想把此事敲钉转脚赶紧做实,让皇帝老爹无可反悔。

  赵匡胤正要顺口答复一个“是”字,赵光义的声音陡然响起。

  “圣上且慢!税制是国家大政,干系非浅,倘若冒然推行所谓的契税,以致招起民怨,恐怕肇祸不小!臣为国家社稷计,望圣上三思!”

  这番说辞不能说没有道理,赵匡胤有些动摇了,稍作沉吟后说道:“那就容后——”

  “父皇,朝廷财政困窘,多拖延一天便是多一天的危害,此事的利弊既然已经明了,又何必容后再议!”

  赵德昭眼见形势不妙,急得赶紧跳出来把皇帝老爹没说出的“再议”两字堵回了喉咙里。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