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3章 假如一切都是真的(第二更)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的小说在法国卖得特别好。

  不过,于东跟余桦的情况又有些不太一样,于东的小说是在全世界大部分地方都卖得特别好,相对而言,在法国的销量并不比在其他国家突出。余桦就不同了,他的小说,特别是《活着》在法国的销量要远超其他欧洲国家。

  可以说,整个欧洲,最爱余桦的就是法国读者。

  文学节的主办方也很现实,因为他们两个的作品销量高,所以海报上把他们两人的名字和作品也印得非常显眼。

  于东他们到了属于他们的帐篷时,那里已经围了不少读者。

  余桦撇了撇嘴,说:“这跟我想象中的文学节不太一样啊,完全就是个普通的签售会嘛,我还想跟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家们做做交流呢。”

  王硕在一旁笑道:“你们两个赶快干活啊,我们其他几个人可都比较轻松。等你们把活干完,我们在四处逛逛,刚才过来的时候,我发现这里风景可真不错。”

  毕飞雨也是点头,他跟莫言的小说在法国也有一些市场的,但是完全比不过于东跟余桦他们,今天来找他们签售的读者应该也不会有很多。

  至于王晓波跟王硕,情况应该会被毕飞雨跟莫言还要差点。

  于东叹了口气,拉了个椅子在桌子后面坐下,准备给读者们签名。他感觉这次来圣马洛真是个错误的决定,这种简陋的文学节,尚不如他在法国随便找个书店开签售会来得热闹。

  亏得张一谋三番五次打电话让他去《一个都不能少》现场看看,他都因为文学节的事情没有答应。

  而且看得出来,很多人来参加文学节,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文学,更多的还是为了晚上在野地上的露营,大家撒撒欢,交交朋友。

  因为排队的读者不算很多,所以于东也就签得漫不经心,并不追求速度,偶尔还会跟读者们聊上两句。

  当然,至于能聊几句,则取决于这个读者到底会几句英语或者中文。

  不得不说,法国人的英语是真的差,能听得出来,有些人真地想跟于东好好聊上几句,但是支支吾吾半天也蹦不出来几个单词,而这为数不多的几个单词,往往也很难听得懂。

  倒是有几个读者正儿八经地跟于东说了几句中文,都是一些简单的句子,比如“我很喜欢你的书”、“欢迎你来到法国”之类。

  当然,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来自国内的朋友,于东就会跟对方多聊几句。

  签了大概有一个多小时,于东正准备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拿着一本《金色梦乡》走了上来,操着蹩脚的汉语说道:“YU先生,我很喜欢你,感谢你来到圣马洛参加文学节,圣马洛这座城市因为你的到来变得更加美丽。”

  男人的普通话发音并不标准,但是竟然没有出现什么错误,语句十分通顺,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