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2章 要出点血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几个有没有作品入备选作品中?”于东忽然问道。

  吉米点头道,“当然,余桦的《许三观卖血记》,王安意的《长恨歌》,苏桐的《菩萨蛮》,阿来的《尘埃落定》,莫言的《丰富肥臀》,张平的《抉择》,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周梅森的《中国制造》……这次的三十部备选作品中,大半都是我们公司的书。”

  于东扬了扬眉毛,即便这一届他没拿到奖,获奖者也肯定是深空公司的。

  茅盾文学奖每一届通常会颁给三到六部作品,四部五部居多,这一届大概也是四部或者五部,获奖可能性比较大的就是王安意、阿来他们几个。

  其实也没什么意外地,因为国内大部分知名作家都跟深空签了经纪合同,这些人本来就出名,再加上深空的运作,这些人的名气变得越来越高,就让人感觉好像所有出名作家都跟深空有关。

  吉米又笑盈盈地看着于东,“你就对茅盾文学奖一点都不在意?不关心自己的作品,倒关心起余桦他们。”

  于东潇洒一笑,“没关系,我还年轻,拿这个奖还有大把的机会。”

  “那你有没有想过,下一届要等到什么时候?明年过去,可能要隔四五年的时间,那时候你可就快到四十岁了。那时候你如果再拿,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但如果下一届你再拿不到,到了下下届,你很可能都四十多了。这次入选的三十个作者,阿来跟余桦年纪小点,如果明年获奖,他们一个四十一,一个四十。也就是说,你很有可能拿不下这个记录了。”

  于东对所谓最年轻获奖者倒不是特别看重,他也没想到吉米竟然连入选作者的年纪都给查了个遍。

  “还是那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几年我对奖项的渴望是越来越低了。”

  “其他奖就算了,可这毕竟是茅盾文学奖,你就算不为你自己考虑,也要为中国文学考虑。”

  于东扯了扯嘴角,“你这是什么逻辑?难道说我获奖,还是为了中国文学考虑?”

  “可不是么?你仔细想想,中国现在有什么分量重的文学奖?特别是长篇,没有吧,就这一个矛盾文学奖,还是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也就是这一届的关注度要高点,之前除了文学圈的作家们,普通人有几个人关注它?”

  “确实如此。”于东点点头,吉米说的是事实,前几届矛盾文学奖就是没有什么关注度。

  这一届之所以有关注度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得奖热门作家都非常出名。

  于东这种犯规的存在就不说了,单说余桦、王安意、阿来、莫言、苏桐他们几个,哪个不是文学圈的顶流?

  相较之下,上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四个作家,分别是王火、陈中实、刘思奋、刘玉明,这四个人也就陈中实靠着《白鹿原》在大众读者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