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太史慈来了_三国:我,刘备的首席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日子,徐州可以用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八个字形容。

  糜大财主很有钱,总长不下千里的水渠,有序的开通,这也大大的提高了百姓们开垦的积极性。

  一片祥和之下,配合着食盐推广,刘备与林川两人的名号越来越响。

  尤其林川还推行了招贤状,不问出身,不问门第。

  一时间四方来投的寒门学子是真的不少。

  简单的考核过后,筛选出可用之才便可以委任到各级赴任了。

  可别小看这些人。

  有他们在,徐州这一亩三分地里,世家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

  林川想搞点什么动作,也开始不用这么顾及他们的感受了。

  这一点,让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大呼痛快,直言:“当年要是有这么一道招贤状,我早就出仕了。”

  对此林川只会冷冷一笑。

  “你在卢植门下的时候,听人说可是好打猎架鹰,出的哪门子仕。”

  在林川的毒舌下,刘备早就不以为然这种不痛不痒的喷了。

  可惜的是,来的寒门虽多,但大才却没几个。

  没办法,他们纵然有心报国,可在这个字字千金的年代里,学习的机会弥足珍贵啊。

  在这种时候,刘备也会顿悟过来,对世家的打压是需要缓缓推进的。

  因为真正的大才,还是藏在了世家门下。

  “大哥,你看谁来了?”

  这日,刘备与林川在议政厅下棋,二哥兴冲冲的拉着一个壮汉跑了进来。

  来人七尺盈余,跟二哥一样长须很整洁,手持长弓,背负双戟,一看就是个猛人。

  “子义!”

  刘备蹿的跳起来,前热情的握着他的手,“子义啊,当年一别,我们可是有五六年没见了吧?甚是想念,甚是想念啊。”

  “哈哈,玄德公说的是。”

  “在下在北海就听说徐州在玄德公治下一片升平,来此路可见人人开垦荒地,播种粮食,玄德公真是有安邦之能啊。”

  两人一通商业互吹,相互笑纳。

  “来来来,子义,说徐州大治可并非我的功劳,多亏了我这位军师林川林云霄的功劳呢。”

  “云霄,这位是太史慈,太史子义,与我也算故交了。”

  林川也站了起来。

  刚才看他的装扮就猜到了几分。

  听了刘备介绍,算是笃定了心中的猜想。

  难怪刘备会这么兴奋。

  太史慈确实是猛男。

  也是当下最稀缺的一流带兵猛将。

  当年北海被管亥所围,就是太史慈单枪匹马突围去平原求救。

  大战结束后,刘备也试图过拉拢。

  可惜啊,当时他一介县令,人家哪能看得。

  现在林川的几个举措下来,刘备的大名别说徐州了,连青州都传了过去。

  太史慈也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准备押宝了。

  “久闻先生大名,通天工,得奇技,施恩泽,济苍生,子义今日总算得见了。”

  太史慈双手一恭,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