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四章 戒惧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三位员的会面其实乏善可陈。疯狂f打

  对张一悟、宣侠父来说,虽然明知解放军将控制甘肃,但目前接触甚少,在不明确吴安平政治倾向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其是否应该争取。按照阶级斗争的纲领划分,吴安平肯定应划入大资本家之列,是要被打倒的对象,但偏偏陇东集团施行的政策,比之宣扬的还要好,就这一点来说,论已经缺乏必要的吸引力。

  另外,在知道陇东集团制定的工人薪酬以三十银元为基准后,张一悟也无法将剩余价值理论摆台面,因为即便他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声称,一个缺乏基础技能的新工人,每月就真能创造三十银元的价值。

  而吴安平本身,对其实也深具戒心。

  当然,他既不仇视也不反对,由后世可知,其实是大革命最后的赢家,这说明适应国情的顺应历史潮流的。作为新生力量的代表,无论陇东集团还是解放军,在政治既没有经验又缺乏预见性,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所作为,复制成功者的道路无疑是一条捷径。

  国民党与近代深刻影响中国的两个党派,就其宗旨来说,其实许多原则基本一致。虽然后来战胜国民党,夺取了全国政权,并建立了一个根本区别于旧中国的新中国,但这不能视为思想战胜三民主义思想,因为这个时期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就是改造过的三民主义革命。

  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和同志。一方面,以为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又以反帝反封建、建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为现行纲领。这个现行纲领与三民主义纲领实质区别不大,而中国整个社会各阶层所追随的其实就是这样的纲领。

  可能最大的区别在于,三民主义理论以私有制为基础,而公有制则的目标。但由后世历史可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将不断扩大公有经济成分,以提高全民福利水平,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却在不断扩大私有经济成分,以适应当时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思想实际情况。

  这或许可以说明,在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兼容的。虽然认识不深刻,但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吴安平对三民主义和论并没有特别的倾向性,他都很认同。

  但在行动,国民党或许同情民众,想拯救民众,但却认识不到民众的力量,不懂得民众才是革命的主力。虽然有些人一腔热血,“引颈为一快,不负少年头”,但只想轰轰烈烈,却不去发动下层贫苦民众,这样的革命确实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而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其依托的是底层民众的力量。

  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下,吴安平要想有大作为,自然就成为模仿对象,虽然在具体操作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