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幕拉开之政党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体是现实需要,作为特殊个体,吴安平一人,可以保证施政比群体还要高效,比民主共和还要清廉。这是特殊阶段为特殊个体所量身定制的特殊体制,从长远看,这种体制不可能一直持续。很现实的问题是,吴安平只要有意外或者老死,这一体制就会立刻崩塌。

  而经过政体的过渡,下一步要施行什么体制,其实吴安平和夏听白也做过探讨。问题还是那样,专制集权与民主共和各有其利弊,虽说吴安平时代完结后,中国发展势必会进入另一阶段,最起码国民经济应该会超过列强,这时候或许民众会有更多政治要求,但照搬西式民主,先不说适不适应国情,只施政易反复这点,就非两人所愿看到。

  夏听白认为,后世中国的体制可以借鉴。后世中国以人大为最高权力机构,政府为执行机关,并以政协协调各民主党派,这样的架构其实很合理,只不过由于一党专政,将一些本应很重要的机构的功能给弱化掉了,人大就是例子。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吴安平最终使民国如何强盛,都无法消除国共两党的影响,这不止是实力问题,在他本人也没有这样的意愿。可以想象,这两个党派在将来的中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从历史看来,无论国还是共,两个党派都犯过重大错误,使中国发展波折横生,不仅于此,事实是不用几年,国共内战就要拉开序幕。

  吴安平自己可以,将来一党专政却非他所愿。由于本身力量极其庞大,吴安平不可能加入国共任何一方,否则力量极度失衡,就会导致一党独大,他在时或许可以控制,但等他离世,独大的政党会否专政就很难说。他势必要创建一个政党,但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这个政党也很有可能独大。

  既想避开西式民主政党轮替的弊端,又不想施行有弊端的一党专政,而事实是中国将来必然会有几个大党同时存在,那么吴氏之后,如何调和国家所需的专制和民众所需的民主,同样兼顾高效与清廉,就成为一个莫大的难题。

  此时,夏听白的意见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提出,可以借鉴后世中国体制,同样将议会性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为最高权力机构,政府为最高权力机构的执行机关,政党居于政府之下,通过民间机构政治协商业协会议协调政党诉求;只进行人民代表选举,不进行政党选举;由人大确定政权交接替底,只考量政绩表现,不考虑有无政党背景。

  也就是说,政党只作为群体代表,负责向人大传达本群体诉求,而不能掌握权力;掌握权力的一群人,或许分属数个政党,也或许没有政党,但需要统一贯彻人大的意志;人大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与司法权,政协只有监督权。

  这种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