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北乱战(2)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西北乱战(2)

  后世相关西北军的资料及书籍很多,吴安平虽没有精力全部研读,也大致浏览过一些,可说对冯玉祥及其西北军的了解,比这时代的许多人都要全面深刻。但是这其中也有问题,纸面上的历史总是由人书写的,因此也总与真实有些差缪。他并不能想当然就认为,西北军面对强大压力势必分崩离析,所以军事上该做什么准备就做什么准备,一点也不懈怠。

  现在刨除各地方守备营,解放军直接用于作战的部队,有五个军十三个标准师。

  分别为:左纯庵部第一军,辖直属第一师及黄日新警备师;余大成部第二军,辖直属第二师及靳鹏第六师、张维玺第九师;余铁鹏部第三军,辖直属第三师及尚纪元独立师、梁冠英第十师;李章部第四军,辖直属第四师及莫魁斗第七师;安柄朝部第五军,辖直属第五师及赵席聘第十一师。

  除此之外,在西峰及子午岭基地,还有六万陕军新兵正在整训,而在甘陕各地,由驻军及守备部队征召训练的新兵,总数更是高达二十一万。

  六万陕军新兵,主要出自原杨虎城、李虎臣、井岳秀等各部,及刘镇华的镇嵩军、吴新田的陕南直军,其战力无论相差多悬殊,都有一定的军事基础和战场经验,稍加整训即可整编成军。而另外二十一万新兵,则几乎清一色是失地或逃荒的农民,想要真正派上用场,需要的训练时间相对要更久一点。

  按照一般的成军计划,新兵训练三个月,便可划分编制,此后的强化及协同训练,将会在新编制内部进行。新编张维玺第九师、梁冠英第十师、赵席聘第十一师,虽然是先有编制然后才在驻地训练,但这只是特例,并不足效仿。

  到十一月底,总数高达二十七万的新兵,其在军事训练上花费的时间便有两个多月。

  应该说,这样短时间,虽不足以使新兵完成由农户到强兵的转变,但最起码会使其具备一定的军事素质。其实无论北洋军还是军,在其扩军或局势紧张阶段,都未必会让新兵心无旁骛训练两个月,才将之投入战场,但吴安平却决定,即便三个月训练期结束,新兵完成整编,也不会轻易动用这些新编部队。

  之所以这样做,并不单单是为避免伤亡,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受陇东集团军军需供应能力所限,当前解放军在实战演练方面的训练,比当初攻陕前的水平要下降不少。同样三个月时间,完成新兵训练后的士兵,对军事技能的掌握水平,现在要比当初下降一大截。

  当然,各项训练依旧严格,后勤保障也依旧充足,但最关键的军械装备,以陇东集团领先民国的制造规模和加工能力,也无法立时满足解放军新一轮扩军后的需要。枪械、火炮是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