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北乱战(4)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架r1侦察轰炸机及驾驶员下落不明,在目前深受苏联影响的西北军中,究竟会掀起什么波澜,吴安平并不知道,但海原空战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十二月五日,冯玉祥突然通电全国宣布北伐,而其第一个要讨伐的目标,赫然便是吴安平的甘陕势力。虽然冯玉祥誓师讨甘势在必然,但选在这时节发动,恐怕苏联顾问团也多少施加了一些压力。

  通电列举了吴安平十大罪状,其中大半经不起推敲,但有几条却很能迷惑人心。

  罪状,指责吴安平不顾甘陕贫瘠,肆无忌惮扩充军队,意图分裂西北。本来经过先前舆论热议,国人对西北分裂之说只是存疑,对吴安平并不曾群起围攻,但这次冯玉祥耍了一个小手段,在极力渲染西北贫瘠现状的同时,却坚定无疑地指出,解放军连守备部队及新兵在内,总兵力已超过三十万。

  冯玉祥的情报其实不太准确,如果算地方守备营及在训新兵,解放军总兵力实际已接近四十五万。但冯玉祥感觉自己已是尽可能多说,而且三十万部队已是民国数一数二的庞大规模,尤其对甘陕来说,这样规模的军队清亡后更从未出现过。

  国人在惊讶解放军强大的同时,不免给以寡击众的西北军许多同情,而稍加思索,许多人便恍悟冯玉祥隐藏的暗示:确实,以甘陕众所周知的贫瘠,如何养得起这样一支军队?这时,原本就质疑吴安平的人又跳出来抨击,历数西峰通电的内容,逐项质问《国民保障条例》中的内容,称哪来数十万吨粮食保障千万人口粮?以低薄的税赋如何支撑全民免费教育?

  这些抨击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鲁迅一篇《吴大都督的“福利”》,文中极尽嘲讽之能事,但每一句又都说到了点。事实当然与国人认为的不一样,但吴安平却无力反驳,因为抹去d7引擎的存在,他根本无法解释为何能无中生有,在西北富民、扩军两不误。

  吴安平是不是说空话,甘陕民众自然最清楚。在这件事,兰州及西安的所有报刊,无论自身何种政治倾向,都以详实的例证列举甘陕可喜的变化,群起声援吴安平及西北临时政府。但有问题的是,连他们也说不明白,以甘陕的贫瘠是如何支撑着这样的体系,这一点被目光敏锐的人点破后,这些声援便显得有些虚弱苍白。

  第二条罪状,是指责吴安平独裁。冯玉祥倒没有煽风点火,而是将甘陕政体的架构形式径直披露了出来,但这正击中当前国人崇尚共和的软肋,吴安平不可避免遭受无数抨击,终与张作霖并称为“共和中国之两大毒瘤”。至于吴佩孚和孙传芳,原本也该名列其中,只是两人势力破灭在即,再没人把他们放在眼里。

  这条罪状吴安平同样无法反驳。辛亥革命后,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