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突生变故_汉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所举人才全征召入宫,朕亲自出题当殿策试,按殿试成绩高下,授以各级官职,卿等以为如何?”

  “谨遵圣意!”

  ……

  相比于党争这种极具争议且关乎朝局的重大问题,其余议题就简单多了,刘宏与大臣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别看刘宏之前在宦党和党人问题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他真正看重的反而是第八条。

  在这里刘宏其实是暗藏了一些小心思,趁着众臣还没有完全从党争问题上转移注意力时,他不动声色地将选拔人才纳入了自己预设的轨道。

  常规情况下,人才举荐权主要集中在地方州郡长官和朝廷少数拥有开府权的重臣府邸,事实上也是掌握在官僚世家和士族豪门手中。

  现在刘宏将这一权力指定交给这九位大臣,看似换汤不换药,但话语权却在悄然间发生了转变,加重了他这个皇帝的参与度。

  其实,原主也干过类似的事,原主为了抢夺人事权,不断纵容宦党安插亲信、举荐私人出任朝廷及地方要职。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士人和世族对于朝廷及州郡职位的垄断,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更大,因为宦党所能任用的人手不论才干还是德行,都难以与主流士人相提并论;

  更因为宦党的贪墨谋私、胡作非为、嚣张跋扈,反而引得朝野怨声载道,进一步激化了党争,最终受伤害的还是皇权自身。

  而刘宏的做法就大大降低了朝臣及士人的抵触,毕竟这九位大臣也是士族出身。

  另一方面,刘宏又将常规的人才选拔由公府策试改成了天子殿试。

  在朝臣看来,此举是天子刘宏为了显示他对选拔人才的重视程度,而且此举早有先例,一样无可厚非。

  只有刘宏知道自己此举的真正目的,他不仅是在为计划中的考举探路,也是为了在短期内获得一批可靠的亲信班底。

  当然,这种做法还不能成为常例。

  不过对刘宏来说,能进行一次就足够了。

  要知道他是有着先知眼光的,他甚至可以借此机会,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大才全部变成天子门生。

  而且,只要这次开了口子,有了先例,并获得了成效,以后想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就更容易了。

  刘宏的这些谋划,在座的九位大臣难以知晓,他们更多在为天子的转变而欢欣鼓舞——

  天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听信宦官蛊惑,反而开始重用他们这些清流派大臣,虚心纳谏,奋发有为,这不正是他们一直所期盼的圣明之君吗?

  有了这种想法,他们与刘宏之间的配合自然是更加默契,连看向刘宏的目光也变得“慈祥”起来。

  等所有议题都讨论完毕之后,刘宏让他们重新整理条陈,写成一道长奏疏,然后令九位大臣一一署名,待下次朝议之时,再联名呈奏,形成定议。

  这九人都是有着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