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_黑色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部?”我看到朱可夫的浓眉瞬间便攒了起来,很显然,他对这个部门的观感不是很好,“内务人民委员部机要室?”

  “是的,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我点点头,补充道。

  “呵呵,格奥尔吉,你刚从中国回来,对莫斯科的事情了解的不够多,这位弗拉斯·达维多维奇同志,目前可不是个小人物,他对理论的把握非常jīng准。”rì丹诺夫看了我一眼,笑道,“还记得那篇论述社会主义jīng神文明建设的文章吗?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可以说,这套理论体系最初就是由他提出来的。”

  “哦?”朱可夫紧皱的眉头丝毫没有舒展的意思,反倒攒的更紧了,我清楚的看到他同rì丹诺夫交换了一个眼sè,却不知道他们之间在沟通些什么。

  即便是在前世的所知中,我都不清楚朱可夫与“列宁格勒派”领军人物rì丹诺夫有什么密切关系,他本身既不是在列宁格勒出生的,也不是在列宁格勒的干部系统内成长起来的。从这一点说,他与什维尔尼克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在列宁格勒出生,在列宁格勒干部体内成长,身上早已打上了列宁格勒派的烙印,想摆脱都没那么容易。

  不过再仔细考虑一下,朱可夫成为列宁格勒派的一员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这主要是由列宁格勒派与莫斯科机关派的政争源头与本质决定的。

  在贝利亚面前,我将rì丹诺夫定xìng为企图分裂布尔什维克、另立第二zhōngyāng的野心分子,而实际上,列宁格勒派的目的并不是这个。列宁格勒与莫斯科之争在苏联国内几乎是人所共知的,它起源自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时期,延续到今天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有人将它界定为列宁格勒与莫斯科的东西首都之争,但其背后隐藏的,却是向西方靠拢、向世界靠拢的思维与大俄罗斯民族主义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争端。

  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争端在帝俄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双方甚至到了公开诅咒对方的程度,比如说被誉为“俄国式社会主义理论之父”的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就曾经怨毒的说:“圣彼得堡永远会促使任何一个正派人去诅咒这个巴比伦。”

  而在进入苏联时代之后,这种争论的声音的确是小了,但背地里滚动的暗流却是愈发的激荡,它在整个苏联不算很漫长的历史中,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这种争论不是左与右的争论,也不是修正与正统的争论,而是蔓延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甚至是各项大政方针政策的争论。

  知道这种争论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什么吗?我认为它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整个苏联,每时每刻都需要一个斯大林式的强权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