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三章 用人原则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社会不公平,社会也确实有很大的不公平,但这个基本的社会现实规则,对很多低起点的人,还是相对公平的。至少我还没有见过肯吃亏、愿意干事的人,会彻底的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去翻不了身;而往往是这些人,比差不多背景的人,更容易干出成绩、更容易获得成就。海文有理想,有志向,也比我们更务实。要是没有后来的变故,老熊能如愿调到市里当副市长,海文很有可能能接替老熊的位子,只是谁能想到市里的一些人会那么贪心?后来顾同要换自己的人去掌握主力车间,海文是他重点打击对象,但只能调他管理公用科,不敢削他的职……”

  听着别人当面谈自己的往事,感觉还真是奇怪。

  沈淮心里微叹,他当年从主力车间调到主要负责锅炉等配套的公用科,虽说级别没有变,但主车间跟公用科之间的差距,有如看上去级别相当的财政/局跟文物局之间的差距,也确实失意了很长一段时间。

  只是这段往事,自己再没有借口跟别人提及、回忆,沈淮心里也是感慨万分。

  “说到用人,老熊还是有他眼光毒辣跟独到之处的……”沈淮听赵东提及当年的往事,也感慨万分:

  熊文斌跟顾同前后执掌市钢厂,一个能把市钢厂做出那么辉煌的成绩,一个只能叫市钢厂半死不活的苟延残喘,真正看明白其中区别的,也就那么一小撮人,大多数人都是糊里糊涂的。

  “你今天要不这么决定,我过两天也想提议,”赵东接着说道,“梅钢不缺大学生,不过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在市钢厂呆了好些年,思想难免有些固化,对现有技术掌握过硬,但学习能力倒退得厉害。梅钢将来必然要引进新的生产线,新的技术,甚至还要发展自己的新技术,那就算有一大批理论基础扎实、技术熟悉又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且能勤勉苦干的人去掌握……”

  沈淮点点头,知道赵东如此考虑梅钢的人才战略是有远见的。

  通常说来,从学校进入社会,人的培养跟成才,需要三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梅钢要发展,沈淮没有三五年的时间能给这些大学生,去慢慢的看他们的表现,慢慢的塑造他们的能力跟性格。

  九四年能考进重点高等院校的人,沈淮不怀疑他们的智商是出类拔萃的,不怀疑他们的理论知识是扎实的,所以直接放到车间各个工段上去,用半年的时间磨磨他们的心性,看他们对梅钢基层运营细节的掌握情况,就能把一些可塑造性更高的人挑选出来进行重点培养。

  沈淮想了想,说道:“那个田志国,你多关注点,找点事磨磨他,看他根性怎么样……”

  “好咧;梅钢要继续崛起,说到底就要让田志国这样能对普通工人放下架子、肯干事的人有更多成长为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