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科研的奥秘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到楼下,就迎面碰到了匆匆赶来的陆明。

  “我正要去找你呢,有个事跟你说。”陆明说道。

  “陆老师,这都下班时间了。”徐柠指指手表,摇头道:“算了,有事赶紧说吧。”

  耽搁别人下班,这可太讨厌了。

  “是期刊的事,我们准备办一份科学期刊。”陆明有些无奈。

  “哦?”徐柠立刻来了兴趣,指了指会客厅,“走,咱们慢慢说。”

  在后来的国内科研界,一直有个挺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权威科学期刊,基本什么重大成果的论文都是发到国外期刊。

  看起来,这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国外的期刊确实审核更严格,而且更专业。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三二一流的公司分别做的是产品、品牌、跟标准,到这也一样,这里的问题是科研话语权的问题。

  所谓话语权问题,不是说人家故意在科研方向误导你或者不让你的优秀论文发表,没那么低级。真正的问题是,你的研究成果好不好,得按照我的标准来。

  举个例子,想让我认可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实验数据得准确吧?至少得在我看来准确。那么怎么让我相信是准确的?当然是用我认可的仪器设备做出来的数据我才觉得准确了。

  那我认可谁的仪器设备?当然是自己的啊。

  妥了,只这一下,立刻把国内的科研仪器设备卡着了。

  事实也是如此,国内的科学仪器设备水平跟国外的差距远比光刻机什么的大的多得多。一直到几十年后,全世界前几十名的仪器设备制造商,一个国内公司都没有。名单继续往后拉,大概也是没有的……

  当然了,实验仪器设备这东西,跟光刻机什么的不一样,迭代很慢,都是一用好多年,就算封锁了也好几年内问题不大,而且这东西研发难度不是特别高,时间一长国产设备就出来了。

  但问题是,最顶尖的仪器设备人家是禁售的,而顶尖的科研靠的就是顶尖的仪器设备。

  西方把中低端仪器设备敞开了卖,只禁售顶尖仪器设备,而仪器设备市场是很小的,投资却很大,市场化条件下,这就基本是把往前走的路抽掉了一段,不可能凭空跳过去。没有顶尖仪器设备,就很难有顶尖的科研。

  这更像是头顶无形的天花板,以前实力不成感觉不到,一旦你要追上了,立刻就能感觉到其存在,想领先,得把天花板打碎了才成。

  扯了这么多,就是要说明一个问题,科研的问题是一整个体系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而看起来毫无用处的科研期刊,恰恰是一个关键节点。

  徐柠以前不懂这个,因为世界上能接触到这个问题的人寥寥无几,但如今公司已经真正触碰到了那个天花板,问题才真正显现出来。

  这就像是突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门后就是整个世界运转的奥秘,西方就是这样维持着科技霸权。

  这又像武侠世界里,从一流高手到绝顶高手,只差一步,但需要的悟性跟努力却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如今陆明提到期刊的事,徐柠自然是重视的很。

  “咱们国内的期刊其实也不少,但科研的圈子很小,评审很容易出现人情世故的问题,所以现在大家都更热衷投到国外期刊,更容易受到认可。可这样对英语不好的学者来说太吃亏了,我想着,是不是做一点努力。”陆明解释道。

  他倒是没想那么多,单纯的觉得研究论文都投到外国不大好。

  “陆老师,我万分同意你的想法。这样吧,你们负责评审机构的搭建,看制度上怎么做到公平公正。其他的交给我,没人投稿,我可以奖钱。”徐柠豪气的说道。

  只要入选,一篇论文奖作者一万,你投不投?再给一大笔科研资金投资,怎么样?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真的都能用钱解决。

  陆明却有些懵了,他只是想让徐柠帮忙看怎么拿到期刊资质,完全没想过奖钱的事,都是跟作者收钱,哪有期刊奖励作者钱的?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