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章 乌白独自一人美丽。_乌白这碗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郑良骥刚才的话是脱口而出,反应过来后,又说:“出了社会,分数就不是全部了。一颗善良的心更珍贵。”

  “嗯。”常煲鸡汤,有备无患。从前,李深给她煲鸡汤,后来,她自己给自己煲。无奈的是,再认真上课,成绩也还是马马虎虎。

  陈乌夏休息的那天,郑良骥搞砸了一个客人的菜单。

  第二天下午,餐厅经理给这群暑期工训话。

  兼职的学生中,陈乌夏文静又老实。餐厅经理将她和郑良骥生单独拎出来讲,夸奖她的同时,暗损郑良骥。

  陈乌夏没料到是这种场面,面红耳赤,十分尴尬。

  好在郑良骥落落大方,没有因餐厅经理的话迁怒她。

  两人回了座,并排坐着。

  郑良骥挠挠头,低声说:“抱歉,连累你了。”

  “没关系。”不好意思的反而是陈乌夏。餐厅经理一褒一贬,弄得像是她去打小报告似的。

  郑良骥看一眼滔滔不绝餐厅经理,嘿嘿一笑:“体验生活第一课,勤力的员工更受老板优待。”

  训完了话,经理说:“晚上餐厅包场了。正式员工留下,暑期工可以先走。”

  这会儿是下午四点多,陈乌夏昨晚想饺子想了一晚,睡得浅,这会正好回家补眠了。

  她在家补了一个过时的午觉。半梦半醒间,传来了开门声。

  接着,陈常平的声音响起:“不知道李深退了学之后在做什么。”

  半个小时前。

  街口停了一辆小货车,车厢上挂了一个纸皮大牌子,三个字:卖瓜的。

  卖瓜的老板正在往店里卸货。

  陈常平买了个大西瓜,偶遇了朋友。

  两人好一阵子没见,又同是高材生的家长,自然地谈到了学习。

  陈常平问:“老郑,你家孩子高考怎么样了?”

  “等录取通知书了。”儿子高考大捷,一家人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郑叔脸上的皱褶全是笑纹。

  “恭喜啊。”陈常平竖起大拇指:“我前几年就告诉你,你家孩子半只脚踏进大学了。”

  郑叔喜笑颜开,客套话也懒得讲了:“借你吉言,借你吉言。”

  陈常平哈哈地笑,无意之中见到一人。

  李旭彬站在手表修理店。

  修理店和卖瓜车距离很近,恐怕陈常平和郑叔的聊天,李旭彬听得一清二楚。

  李旭彬冷冰冰的脸,和李深少年时重叠了。

  事已至此,两家人闹成这样的僵局,陈常平有些遗憾。他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上下楼是老邻居,多多少少都有交情。从前,李陈两家孩子年纪相仿,长辈话题投契,逢年过节互相拜年,还坐在同一张桌吃过饭。

  想到这些,西瓜变得更沉了。

  回家的路上,陈常平遇到了买完菜的马琳。

  马琳把青菜递给陈常平,说:“老远见到你拉着脸,见到老婆不高兴?”

  陈常平一手提西瓜,一手拎青菜。“和老婆无关。”

  马琳:“和谁有关?”

  到家门了,陈常平才说:“不知道李深退了学之后在做什么。”

  “谁知道。”马琳关上门:“过去几年了,别想这事了。”

  陈常平:“这不又回来了嘛。”

  马琳:“也就住两三个月。他们这趟回来,见人就摆起个臭脸,是打定主意不跟我们来往了。”

  陈常平放下了西瓜,回头说:“今天我遇上老郑了,恭喜他家儿子金榜题名,谁知李旭彬就在旁边,脸『色』冷的啊,说不定他以为我故意说起高考的事,往他伤口上撒盐。”

  马琳:“你管人家怎么想。以前李深年年成绩第一,李旭彬的脸『色』也很冷啊,面瘫是他们家的遗传。当年的事不止他们家烦,我们也招来了很多闲话。楼下整天闲言碎语,被我撞见好几次了。再说了,乌夏到处看医生也受罪,没问李家要赔偿,我们仁至义尽了。”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