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灵笼》开播!敦煌之旅!(求订阅_百万调音师只好亲自上台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灵笼》开播!敦煌之旅!(求订阅~月票!)

  创作的准备很多。

  东西方音乐家的交流。

  而且是这种涉及国家层面的顶级艺术交流,自然不可能简简单单。

  首先,你的篇幅,你的作品,就不能太简单。

  这个时候最优先考虑的自然不是作品的传唱度了。

  而是考虑文化内涵,思想哲学,与复杂细腻的情感体现。

  是的,音乐的意义,可以是给大众娱乐。

  但也可以是承载厚重的思想与历史。

  交流,自然不是面对基层群众的,而是面对世界顶尖的艺术家。

  可李少杰还是觉得,在保证深刻文化思想哲学内核的时候,可以将表现力尽可能的扩大,将内容的体验感拉高。

  这样,即使是专注于“文化交流”的复杂作品,也可以变得贴合大众。

  让即使不懂音乐的人,即使不懂中国文化的人。

  也可以感受到音乐深邃的灵魂,感受到真正高级的震撼。

  而不是好听,爽过,腻了,无聊,再见。

  在李少杰看来,这才叫做成功。

  当然了。

  作为展示,选用西洋乐的架子也是必须的。

  好处自然就是更容易被不懂传统文化或是历史故事的外国人接受。

  坏处自然就是难。

  用西洋乐的架子,将作品内里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核展现出来。

  确实很难。

  这些东西太过深远厚重,不是一蹴而就的。

  长期的准备是必须要有的。

  于是,做好准备的李少杰,便来到了敦煌。

  莫高窟。

  学习,取材。

  从公元366年开始,一直流传至今。

  经历十六国。

  不同的朝代,王国,往里扩充内容。

  这里壁画的辉煌难以想象。

  七百三十五个洞窟。

  两千四百多身塑像。

  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

  这些文化的瑰宝,就在敦煌的沙漠之中。

  仅目前能看到的壁画,按照两米高来算,可以排出25公里。

  而敦煌艺术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历史久,数量大。

  以佛学为主,兼具了古代神话题材,以及生活场景。

  文化价值璀璨的难以衡量。

  坐上飞机,又折腾了两天,才来到这里。

  很快,李少杰便联系到了这里的领导,拿出陈教授给自己的介绍信,交代了一下意向后,便开始参观,学习。

  领导得知,李少杰是为了音乐交流大会,来取材创作后,很是支持。

  一来,这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二来,将敦煌莫高窟内的文化思想变成音乐展示给国际,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便请来了当地研究敦煌壁画文化的学者们,带着李少杰,亲自讲解。

  粗略的看一眼,那种震撼都难以形容。

  329窟的尸毗王割肉贸鸽,释迦摩尼入胎,出生,成长,出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说法,到涅槃的《佛传故事图》。

  “其实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