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1章 陛下你可不能学杨广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因为帮朝廷运粮有各种其他优待,朝廷还承诺可以承接其他工程,包括一些非军事建筑工程,都开始向商人们承包,还有朝廷特卖的商品也向商人们开放,这么多优待之下,为朝廷运粮成为一件美差事,哪怕这件事上贴钱,其他方面也能赚回来。

  进入元贞二年,赵与芮召集工部官员,考虑黄河治理的事。

  黄河的治理在历史上都是一大问题,南宋历史上是真没办法,那会经常打仗,蒙金宋不亦乐乎,谁都没功夫管到黄河。

  靠近黄河的两淮流域,原本是宋朝粮田最多最好的地区之一,结果因黄河没什么治理,到处都是问题,损失了大量的优质粮田。

  元贞二年新年过完没多久,工部尚书徐元带着一群工部官员来到选德殿。

  这些官员在过去两年里一直在观察黄河,寻找治理方向和手段,也做了很多功课,今天正式向皇帝来汇报。

  工部官员陈戴向皇帝汇报,黄河治理从春秋战国开始以巩堤为主,而在之前,都是以疏导为主,到汉朝时,黄河缺堤很多,主要原因是当时主河道的发育和治理不当产生的。

  汉武帝元当三年,黄河在瓠子口决堤,洪水遍及十六郡,武帝派了十万民工去堵,没有成功,洪水泛滥了二十多年。

  一直到元封二年,过了二十多年后,汉武帝不服,下定决心再次搞定他。

  这次他动员了数万军队去干这事,还亲自到现场,又令所有官员和军将也身先士卒,咦,这次终于搞定了。

  赵与芮听到这里,不由笑了。

  国人都是如此,干什么事,都得领导先上才行是吧?

  汉武帝第一次只派了几个官员,带着十万民夫上阵,耗费无算,结果无功。

  第二次派了大量官员,让官员先上,居然成了。

  他立刻打断陈戴:“汉武帝这招可以学下。”

  “凡治理黄河,相关官员,当地官员全得上,治理不好,都不要回家。”

  “治理的好,就算功绩。”

  工部众官员苦笑,但不得不认为,皇帝这招,或许有用。

  陈戴接着又道,后面到东汉永平十二年,朝廷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人非常擅长水利,这次发卒几十万,这个卒可能也是当兵的意思,也可能是百姓的意思,但根据汉武帝的经验,搞不好动员的还是当兵的。

  这次干的挺好的,他们先修系统的黄河大堤,又弄了新河道,还整治了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门。使“河汴分流”,收到防洪、航运和稳定河道的效益。新河自今濮阳市与故道分离,经范县、东阿、滨海,至利津入海。这条河道一直维持到北宋仁宗景佑元年,近千年无重大改道。

  这次修理维持了上千年,可见古人的智慧和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只要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就行。

  但进入他们大宋之后运气就不好

  请收藏:https://m.h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